來自 高雄市 磅數 184磅 發文 124 註冊 2005/6/12 量級 輕量級 ★★
|
生長激素的好處:
1.增生新的肌肉細胞
2.正向增強情緒
3.皮膚變的平順與變得更薄, 生長激素本身是一種潛在的燃脂劑
4.強化關節與韌帶
你可以在任何部位的皮下組織注射, 方法就是將皮提起 ,
把針打入皮下的脂訪組織內 , 如果你確實注射在脂仿內的話
那麼吸收的速度將不會太快
不建議肌肉內注射 , 一般而言生長激素是局部注射以達到效果
它會在局部注射部位達到減脂效果
多數人會打在胃前方皮下組織內, 因為那裡有需多的脂仿
生長激素應該要在常溫儲藏 , 冰凍冷藏會破壞掉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可以與無菌或是滅菌過的水混合
1.HGH早在1920年被發現,但直到1958年才被用在臨床治療上。它在臨床上最大的限制是;它是由死去的人體之腦下垂體中,提煉出來的。這需要用去數千個死人的腦子才可提煉出幾滴的HGH。但是在用了幾年這樣抽取出的HGH後,發現有幾個使用者,經由此類取得的HGH傳染上能致命的痛毒,病人肌肉逐漸萎縮,造成老年癡呆症,幾年後死亡。因此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在80年代命令停止一切經由抽取自死人體內腦下垂體來製造的HGH應用於人體上。但進入80年代後藉生物技術的突飛猛進,以及遺傳基因工程的發達,終於在1985年以基因技術,將人類的DNA生產HGH之片段基因成功的植入單核細胞之DNA內;並經由細胞本身的複製,而大量製造出HGH﹐再經精密分離法,就能抽取出極為純粹的HGH ,它是具有191個氨基酸依照一定排序組成的分子,最早 Genentech. 公司製造出的是有192個氨基酸組成,比天然的HGH多了Methionine(甲硫氨酸)並未完評估項目~
中央健康保險局公告
激素及影響內分泌機轉藥物 Hormones & drugs affecting hormonal mechanism
生長激素(Genotropin)增修條文
依據中央健康保險局93年4月12日健保醫字第0930068340號函:公告修訂「全民健康保險藥品給付規定」激素及影響內分泌機轉藥物 Hormones & drugs affecting hormonal mechanism 生長激素(Genotropin)之相關條文,並自93年5月1日起實施。內容規定如下:
原給付規定
新修訂後給付規定
5.4. 作用於腦下腺前葉與下視丘的藥物 Drugs relatedto anterior pituitary & hypothalamic function
5.4.1. 生長激素(Somatropin):
限生長激素缺乏症及透納氏症候群患者使用。
限由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具小兒內分泌或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實施。
生長激素缺乏症必須符合下列一至三項(全部)或第四項之診斷。
施行insulin, clonidine, L-Dopa (with or without propranolol), glucagon, arginine檢查,有兩項以上之檢查生長激素值皆 小於10 ng/mL或20 mU/L。
生長速率一年小於四公分或身高低於第三百分位,需具醫療機構之身高檢查每隔兩個月一次,至少六個月以上之紀錄。
骨齡比實際年齡遲緩至少二個標準誤差(請檢附骨齡X光檢查報告)。
生長激素缺乏導致新生兒低血糖或蝶鞍附近顱內腫瘤所致之生長激素缺乏,則不受2、3之限制。
為避免使用過量導致副作用,請參照推荐劑量0.18 mg/kg/wk (0.48 IU/kg/wk)投藥,如病情特殊,治療劑量亦請不得超 過0.3 mg/kg/wk (0.8 IU/kg/wk)或20IU/m2/wk。
個案治療前請檢附相關資料包括診斷檢查報告、療程、藥品劑量之治療計畫。並填寫事前審查項目申請書。每半年評估身高一 次,年生長速率必須比治療前多二公分以上。每一年評估骨齡一次(請檢附骨齡X光片)。女性至骨齡十四歲,男性至骨齡十六歲為治 療之最後期限。
透納氏症候群病人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原則:
診斷:X染色體部分或全部缺乏。(請檢附檢查報告)
病人無嚴重心臟血管、腎臟衰竭等危及生命或重度脊椎彎曲等影響治療效果的狀況。
開始治療條件:
年齡至少六歲。
身高低於第三百分位以下且生長速率一年小於四公分,須具醫療機構身高檢查,每隔三個月一次,至少一年以上之記錄。
骨齡≦14歲(請檢附骨齡X光片)
治療劑量:不超過 1 IU/kg/wk或0.375 mg/kg/wk。
繼續治療條件(每年評估一次):
骨齡≦14歲。
第一年生長速率比治療前增加至少2公分/年。
第二年開始,生長速率至少4公分/年。
5.4. 作用於腦下腺前葉與下視丘的藥物 Drugs related to anterior pituitary & hypothalamic function
5.4.1.1 生長激素(Somatropin):
限生長激素缺乏症及透納氏症候群患者使用。
限由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具小兒內分泌或新陳代謝專科醫師實施。
生長激素缺乏症必須符合下列一至三項(全部)或第四項之診斷。
施行insulin, clonidine, L-Dopa (with or withoutpropranolol), glucagon, arginine檢查,有兩項以上之檢查生長激素值皆小於 10 ng/mL或20 mU/L。
生長速率一年小於四公分或身高低於第三百分位,需具醫療機構之身高檢查每隔兩個月一次,至少六個月以上之紀錄。
骨齡比實際年齡遲緩至少二個標準誤差(請檢附骨齡X光檢查報告) 。
生長激素缺乏導致新生兒低血糖或蝶鞍附近顱內腫瘤所致之生長激素缺乏,則不受2、3之限制。
為避免使用過量導致副作用,請參照推荐劑量0.18 mg/kg/wk (0.48 IU/kg/wk)投藥,如病情特殊,治療劑量亦請不得超過0.3 mg/kg/wk (0.8 IU/kg/wk)或20 IU/m2/wk。
個案治療前請檢附相關資料包括診斷檢查報告、療程、藥品劑量之治療計畫。並填寫事前審查項目申請書。每半年評估身高一次,年生 長速率必須比治療前多二公分以上。每一年評估骨齡一次(請檢附骨齡X光片)。女性至骨齡十四歲,男性至骨齡十六歲為治療之最後 期限。
透納氏症候群病人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原則:
診斷:X染色體部分或全部缺乏。(請檢附檢查報 告)
病人無嚴重心臟血管、腎臟衰竭等危及生命或重度 脊椎彎曲等影響治療效果的狀況。
開始治療條件:
年齡至少六歲。
身高低於第三百分位以下且生長速率一年小於四公分,須具醫療機構身高檢查,每隔三個月一次,至少一年以上之記錄。
骨齡≦14歲(請檢附骨齡X光片)
治療劑量:不超過 1 IU/kg/wk或0.375 mg/kg/wk。
繼續治療條件(每年評估一次):
骨齡≦14歲。
第一年生長速率比治療前增加至少2公分/年。
第二年開始,生長速率至少4公分/年。
5.4.1.2無 5.4.1.2 生長激素(Genotropin)用於治療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Prader-Willi Syndrome)患者時:(93/05/01)
限用於經由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小兒或內分泌專科醫師具小兒遺傳或小兒內分泌專長醫師診斷確認,且患者之骨齡男性<=16歲、女性<=14歲之病患。
治療期間發生下列情形應停止治療:發生糖尿病、或其他嚴重副作用時。
建議治療劑量:給予每天0.1 IU/kg(約等於 0.035mg/kg)之生長激素治療。
治療時注意事項:
應於開始治療之前及每三至六個月定期監測血糖及血脂檢查(Lipid profile)等臨床生化指標、重高指數變化、活動力與肌肉張 力、Sleeping Study。治療一年後測量身體組成Body Composition (DXA)。)、骨齡X光片。
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患者容易發生睡眠窒息,這種現象或許治療後可減輕。最近發現年幼之患者可能因為一般之上呼吸道感染而引發猝死,也曾經發生在 生長激素治療中的病人身上。目前並不清楚生長激素治療是否會改變猝死的發生,故不論是否接受治療,都需要提醒普瑞德威利氏症候群年幼患者之家長 ,在患者有呼吸道問題時需要特別的注意。
備註:劃線部分為增(修)訂規定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心情寫照,對於家中有較矮小的孩子的父母而言,不免擔心自己的孩子是否有問題。
身高的高矮是很主觀的心理因素,因此,如果沒有一個標準,實在很難論定。通常,我們採用同年齡、同性別的平均身高作標準,當身高比平均值低兩個標準差以上時,就可說是矮小了。而生長速度、每年是否有五公分以上的增加、家中成員的身高與發育狀況等,也是參考的依據。而除了營養、運動、衛生環境外,遺傳也與身高有極重要的關聯。
父母會把決定身高的基因傳給孩子,所以高的父母,會有高的孩子是因為孩子遺傳到的基因是屬於「長得高」的基因。但在一些因素的影響下,就不全然如此了,患有慢性病(如心臟病、尿毒症、糖尿病或嚴重貧血等)、內分泌失調 (如生長激素缺乏症或甲狀腺功能不足等)、骨骼發育障礙、代謝性疾病 (如黏多醣症等)、染色體異常 (如唐氏症或透納氏症等),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身高,雖然原因很多,但絕大多數的矮小兒童是體質性的,要處理身材矮小的問題,醫師可能會針對上述原因做簡單篩檢,以找出真正的病因,再給予適當的治療。
有一些矮小疾病是可以治療的,如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不足與透納氏症,分述如下:
生長激素缺乏症
人體的腦下垂體會分泌多種荷爾蒙,以調節身體中的各項代謝,生長激素就是其中之一,生長激素可以提高人體中的血糖濃度,引發組織生長,增加蛋白質合成,並使脂肪游離。一旦體內的生長激素缺乏,就無法正常發育,身高、體重也增加得很緩慢,患有此病的嬰兒,剛出生時,身長可能略低於正常狀況,成長速度也不及正常嬰兒的一半。經過一段時間後,父母很快就可發現孩子比正常人矮小。這樣的孩子,看起來有張長不大的娃娃臉,身上的脂肪分佈也類似嬰兒時期,用放射線照射,可發現骨齡比實際年齡小很多。在四千個人口當中,大約有一個不幸的孩子得到這樣的疾病,定量生長激素的濃度可以得到確切的診斷。
甲狀腺功能不足
對於嬰兒正在發育的腦細胞而言,甲狀腺素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缺乏甲狀腺素,就會造成永久的腦部傷害。發生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很多,包括甲狀腺發育異常、腦下垂體功能異常或甲狀腺體異位等因素。患童會有表情痴呆、扁鼻樑、皮膚及毛髮乾燥、哭聲沙啞、臍疝氣、黃疸以及生長遲滯等問題。目前此病的發生機率約為三千分之一,愈早治療,效果愈好,在出生三個月內治療,百分之八十的孩子會有正常的智能表現。
透納氏症
正常的女生其性染色體應該由兩個X染色體構成(男生則是X與Y),有一些女孩因為在減數分裂分配X染色體時出了問題導致身上只剩一個X染色體,這群少了一個X染色體的女生,就是透納氏症的患者。
透納氏症有什麼問題呢?在嬰兒期,透納氏症有一些特點,比如短而寬的脖子,甚至有所謂蹼狀頸(像鴨子的蹼一般)的外觀,胸部寬闊且乳頭的距離較常人寬,出現在手及腳部的淋巴性水腫,主動脈的結構異常等。這些外觀上的異常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逐漸消失,但有一個異常不僅不會消失甚至在長大後更容易被同學們凸顯出來,那就是她們的身材。透納氏症在大女孩身上最重要的指標就是身材矮小以及無法順利進入青春期(無法"轉大人")。透納氏症的發生率約為五千分之一,除了臨床的懷疑外,染色體檢查提供最正確的診斷。
生長激素可以提供上述疾病很好的治療,但由於生長激素是昂貴的藥物,健保的規定也十分嚴格,並不是每個想長高的孩子就以生長激素來治療。其實影響孩子身高最重要的因素是父母自已的高度,況且身高只要在一個合理的區間,就算正常而非一定得要出人頭地才行。家長若因身高問題帶孩子來看醫生,最好攜帶孩子的身高記錄,或是跟學校申請每學期的身高記錄,可提供醫師診斷上很好的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