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01/08)晚上和黃教練電話聯繫,在今年初的中華民國健美協會改選後,黃教練獲聘任為協會秘書長,
在電話中除了問候,黃教練也談了很多對於未來國內健美環境的作為與構想,於是在教練同意下,我將這次的談話,彙整為一次訪談記錄,讓大家一同了解健美協會新任秘書長--黃阿文教練對於未來台灣健美運動的構想。
在正文之前,必須說明,這是黃秘書長目前的構想,而詳細的實施內容,將待與理事長具體討論。(照片是教練在2002年參加全國中正盃(全國健美賽的前身)的英姿,當然現在的他比當時更精進不少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黃教練談到未來推廣健美的構想,概括國際與國內兩個方向。
●國內:
健美從地方扎根
在定期的健美教練、裁判講習之外,要能夠多舉辦健美研習營,舉例來說,與地方體育單位、
運動中心、健身房結合,辦理健美研習,聚集健美愛好的人士、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接觸,並且可
以邀請國內、國際的職業或業餘健美選手到場表演示範、與大眾近距離接觸,讓大眾對健美有直接
深刻的了解。
因此,藉由與地方體育、健身中心的活動結合,能從地方活絡健美風氣,也將能促進地方相關產業發達。
建立全國賽的威信
此外,黃教練指出,健美比賽應有新的分級制度。所指的並非單一賽事當中的級別之類,具體的說,是一種晉級制度。
他希望全國性的健美比賽能成為真正指標性、權威性的賽事,在全國賽出線的選手都是名符其實的國家級選手。
在現行的比賽制度中,我們可能會預見到一種情況:在地方看到的比賽的冠軍,其水準可能比全國同一量級的冠軍還要好,這樣的全國冠軍,是不是有點名不符實的疑慮呢?
為了促使全國性比賽的結果能有真正的代表意義,希望能夠在未來的國內健美賽事,推動其晉級制度的參賽資格,舉例來說,欲角逐全國健美賽的選手,須先經過各地方性的健美比賽獲得前三名,以獲得晉級全國賽資格。
如此我們將可預見未來的全國性健美賽,將更激烈、更精彩、更高水準,奠定全國賽的權威,而其競賽結果,將是具有真正實質意義的國家級選手頭銜。
其次,回到根本,藉由這樣的晉級制度推動,從地方,到全國,將會對鼓勵地方健美活動
的熱絡起到作用,又一步地把健美運動從地方扎根。
選手培訓
對於比賽上的構想,除了上述的晉級賽制外,黃教練也提出了培養健美菁英的構想,他構想舉辦菁英賽,由國內健美菁英參與,對於菁英賽中的成績優秀選手,將建議協會提供訓練的補助。
另外,也將加深討論藥檢制度的進行,並將考量在全國菁英賽、全國賽,實施藥檢的可行性。
積極參與國際
黃教練也說,未來協會應可推動國內選手參加國際業餘健美賽事,例如美國的NPC 業餘賽,協會可以推派國內健美好手參加,一來增加國內與國際接觸的機會,二來能夠在國際上爭取曝光的機會。
穩固基礎
然而,推動這些計畫之前,必先加深穩固協會基礎,對此,黃教練概括的說,例如希望擴大招收會員、發行月刊或雙月曆,一方面協助健美推廣,也替協會開源;黃教練將構想規劃新的網站,或者也可以部落格型態呈現,或者與現有網站結合,以期能提供資訊不斷更新的訊息平台。
黃教練特別要強調,上述構想在國內最重要的部分,是健美研習營,他想讓健美運動向下扎根,使更多人可以了解健美,認識選手,確立健美的正面形象和觀點。
這一點也將有助於選手曝光與知名度提升,在工作上和地位上將有一定程度的起到幫助作用。
●國際方面,
國際接軌 爭取主辦國際賽事
黃教練認為,最重要的希望讓國內的健美體系重回IFBB體制。
另方面,除現行的亞洲盃、世界盃健美賽之外,要積極爭取主辦國際性健美賽事和活動的機會
。
例如邀請國外選手來台進行邀請賽、示範賽交流,或者對於國際的職業健美巡迴賽,協會也應爭取台灣成為未來巡迴賽中重要的一站。
承辦國際巡迴賽,讓台灣健美運動在國際上更實質的參與。
黃教練並強調,在構想承辦的同時,未來的爭取對象,將不僅限於男子健美,包括了
women fitness(彩帶、舞蹈..)、women figure (比基尼、高跟鞋的形體)等等女子健美、健身的項
目,與及男子古典健美,都將包括在其中,將真正完整的健美運動囊括進來。
而國際的部分構想亦將可以與國內的健美活動規劃整合,如前述所提的健美研習,邀請國際選手巡迴表演,可以並行推廣。
我們談了許多黃教練對於未來健美運動拓展的構想,而詳細的落實方式,黃教練將再跟理事長進一步討論,未來希望讓國內更多健美愛好者參加健美運動,讓更多健美新血一同加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後記:
將近一小時的電訪當中,獲益良多,也深深了解到黃教練希冀深耕健美,締造更美好願景的心思。
頭一次進行文字化的訪談,潤飾不足,若有記錄不盡翔實之處,希望不要害大家因此誤會了黃教練的本意。期待新年新氣象!(by Tak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