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1355.1磅 發文 1046 註冊 2003/6/22 量級 超重量級 ★★★★★
|
我稱不上運動專家,但是有關游泳的問題倒是有點研究。 游蛙式用到大部分的推進力量是腳沒有錯,可是並不是用踢腳而是收夾腿。 多數人在游蛙式腳都踢的很用力,有的鋤頭腳還會有兩道水花向後噴出水面。 蛙式如果泳姿正確,大部分的力量在角度的收縮伸展收夾,腳掌的收合角度運動也是很大的推進因素。 收腿的時候盡量向屁股方向收,可以把兩手放在身體兩側,收腿時兩手可以觸碰到兩腳踝,這樣收縮角度才夠。 兩腳掌在收腳的時候要打開向後,膝蓋要盡量靠攏,腳踝比膝蓋開,這是小蛙的姿勢;當兩膝蓋比腳掌開,就成為大蛙的泳姿,是比較沒有效率的泳姿。 夾腳的時候不是用踹的,以膝蓋為圓心,小腿為半徑向外畫弧。大蛙在畫弧時所畫過的面積不會比小蛙大,所以小蛙作功比大蛙多,前進會比大蛙來的有效率。 只要動作對,就算不用力,推進力一樣很大。那感覺是夾水,就像用剪刀輕輕用力即可把水向後夾。推進效率腳掌是關鍵因素。腳掌要順著水流改變角度,把水向後推收夾。 游蛙式腿會變粗,如果你姿勢不對作的是阻力訓練當然游越多腿越粗。而且保證游不快。 游泳很現實的是技巧性大於肌力,我在游泳池見到肌肉發達程度跟游速不是正比,要游得快重點是要順水不阻水,肌肉越大阻力面積越大。 蛙式我看到的選手通常反倒是上半身成倒三角型的比較多。自由式的選手比較呈瘦長型,當然可能跟選材也有關。還有通常選手蛙蝶一起練,仰自一起練。 蛙式划手需要用整個肩胛骨收夾,游久了通常背部機群會比自由式的來的發達。 不過如果要塑身還是自由式比較接近一般正常運動的動作。 自由式踢腳就像走路一般往前跨,只是腳板方向改變。而且速度比較容易衝起來,速度跟耗氧量有絕對的關係,速度衝得出來運動效果就會倍增,這應該是比較有效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