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1633.6磅 發文 1774 註冊 2007/3/23 量級 超重量級 ★★★★★
|
最近有人問我市面上那麼多胺基酸
BCAA, EAA,和AMINO ACID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從乳清蛋白標榜著含有BCAA到NO產品內的精胺酸
甚至外面再賣的BCAA粉末 BCAA膠囊 EAA粉末EAA膠囊
在健身的補品世界裡幾乎什麼東西都是胺基酸所構成
這一些眼花撩亂的胺基酸到底是什麼?
對我們身體的重要性?
甚至在健身運動中
他營養補充的腳色和功用又是如何呢?
今天很高興可以跟各位分享一下這一些知識
以下文章會依照三個重點來做說明
1.何謂胺基酸?
2.BCAA(支鏈胺基酸)和EAA(必須胺基酸)與AMINO ACID(胺基酸總稱)的關係與功用?
3.精胺酸(Arginine)在健身補品中的功用
1.何謂胺基酸?
胺基酸是構成蛋白質的化學單位,或通常被稱作堆砌磚〈building blocks〉
沒有適當的胺基酸組合,蛋白質無法存在,要了解胺基酸的重要性,
必須先了解蛋白質對人體的必要性
所有的生物,其結構主要是由蛋白質提供及組成.
從最大型的動物到最渺小的微生物,都是蛋白質構成的.
而且,蛋白質以不同的形式,參與維持生命的重要化學反應
人體中的肌肉、韌帶、肌腱、器官、腺體、指甲、頭髮、及體液〈膽汁與尿液除外〉
等均由蛋白質構成,骨骼生長發育必須蛋白質,酵素,荷爾蒙,肌基因等,
也都包含各式蛋白質,僅次於水,蛋白質佔體重的最大部分
因此,可想而知為什麼符合身體對蛋白質的需求對健康是如此重要
為了製造一個完整無缺的蛋白質,必須含有各種構成此蛋白質的胺基酸,
各種胺基酸幾乎可以無限的連結成50,000種不同的蛋白質及20,000種已知道的酵素,
因為每一種蛋白質是由不同的胺基酸組成,
每一種蛋白質都有特定的任務,所以他們彼此不能互換.
胺基酸含有大約百分之十六的氮.這使它們在體內與糖類及脂肪有別
傳統上,胺基酸存於動物蛋白質並分為必須胺基酸(EAA)及非必須胺基酸兩類
(見1F)
必須胺基酸無法內因性合成因此在食物中攝取是必須的。
必須由飲食中取得的胺基酸稱必需胺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s〉
這些包括精胺酸〈arginine〉,組胺酸(histidine)異白胺酸〈isoleucine〉,白胺酸〈leucine〉離胺酸〈lysine〉,甲硫胺酸〈methionine〉,苯丙胺酸〈phenylalanine〉,酥胺〈threonine〉,色胺酸〈tryptophan〉,纈胺酸〈valine〉
其他身體似乎能從其他來源製造的胺基酸包括丙胺酸〈alanine〉,精胺酸,天門冬胺酸〈aspartic acid〉,天門冬醯胺〈aspargine〉,麩胺酸〈glutamic acid,、麩胺醯胺〈glutamine〉,甘胺酸(glycine),脯胺酸〈proline〉,絲胺酸〈serine〉
稱非必需氨基酸(Non-essential amino acid)
2.BCAA(支鏈胺基酸)和EAA(必須胺基酸)與AMINO ACID(胺基酸總稱)的關係與功用?
支鏈氨基酸BCAA就是必需氨基酸的其中三項其中包括:
可分為 頡氨酸 (valine), 亮氨酸 (leucine) 和 異亮氨酸 (isoleucine) 三種
人體不能自行製造,因此必需從飲食中吸收
BCAA的作用:
恢復身體的水份和電解質,迅速回復肝醣儲備,增強肌肉耐力和重建肌肉內的蛋白質
BCAA是肌肉 蛋白質的重要部分,當身體需要更多燃料和能量時便以BCAA作為能源
當血液中的BCAA 不足夠時,便會由肌肉細胞中釋出BCCA作能源,產生能量、二氧化碳和水
運動前補BCCA,可以防止肌肉萎縮和修復因運動而損耗的肌肉組織
回到跟我們比較有關係的問題上,也是最近有朋友問我的事情:
到底要買BCAA,EAA 或者是買AMINO ACID就對了?
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我想站在健康補給的立場
我覺得買AMINO ACID就對了,因為價格最便宜總類最齊全,
對於身體有較全面的補助
但是,如果只站在健身的立場呢?
1.如果你能買到粉末狀的產品,就是EAA>BCAA>AMINO ACID
2.如果你只能買到膠囊狀的產品則是BCAA>AMINO ACID
因為這牽扯到價格和量的問題所以我就直接分享我自己的看法
因為就我所知市面上很少有純EAA的膠囊產品,
而且乳清中其實已經有豐富的BCAA了所以若真的買不到也不用一定要去買,
補品這一種東西雖不能說可有可無,
但是沒有補品時可以用更聰明的飲食方法來克服,
也未嘗不是好事一件!
3.精胺酸(Arginine)在健身補品中的功用:
精氨酸是人體必需胺基酸之一我們深知精氨酸不管在人體或動物實驗深具生物,
生化以及新陳代謝過程扮演相當重要之角色,
包括聚胺,肌酸酐,尿素氮以及一氧化氮之形成,
精氨以及嘧啶合成,它除了參與細胞與組織蛋白質形成外
精氨酸更能影響荷爾蒙之釋放以及核酸之形成
這些很重要的生物效應促使精氨酸本身,前身以及相關代謝產物形成各種不同代謝路徑之相互作用,以及器官之間之間的溝通橋樑
事實上,精氨酸參與不同但時發生之路徑,包括代謝物之排泄,
肌肉代謝,血管調控以及免疫系統功能以及神經傳導,
包括相關RNA合成還有荷爾蒙調控之內在機制
還記得我N年前曾經搞過一篇自己調配過的NO產品嗎?
我想那一篇應該說的很清楚了,其實NO產品的始祖就是精氨酸
今天不說精氨酸形成NO的過程,今天說點其他的東西
今天要分享的兩項重點
1.精胺酸與肌酸酐合成
2.精氨酸更影響荷爾蒙之釋放
1.精胺酸與肌酸酐合成
肌胺酸磷酸是能量轉換路徑之原始受質,尤其是能量需求增加之收縮肌肉
它最主要的功能是維持細胞內有足夠量之ATP
身體預估有 95%之肌酸存於骨骼肌其中 1/3 為自由型態
其餘 2/3 為肌胺酸磷酸
當骨骼肌能量需求高的時候,則能量釋放( ATP+ADP/AMP ) 傾向會下降,肌胺酸磷酸自然分解轉換成肌酸及同時從ADP 產生 ATP 來維持能量釋放
在肌肉恢復時候則肌酸在磷酸化以利肌胺磷酸儲存於骨骼肌
以上的那一段簡單一點的圖像化就變成:
做功時: 肌胺酸磷酸→肌酸+ ATP+ADP
恢復時: 肌酸磷酸化→存於骨骼肌
而肌酸的來源是:精胺酸,甘胺酸以及甲硫胺酸。
動物食物中供給精氨酸以及甘胺酸可造成組織生長以及肌酸酐合成
若兩者同時給予其效果更為加成
對於健康人若給予甘胺酸及精氨酸,則可證實血漿中肌酸酐及肌酸會大量增加,但尿中排除量( 肌酸酐 肌酸 ) 並不增加
顯示出增加的肌胺酸形成乃是由肌肉吸收
更多的研究仍是必須的,以利證實此種效應及機轉
上面這一段話的白話文就是說
1.精胺酸+甘胺酸+甲硫胺酸=肌酸酐
2.補充精胺酸+甘胺酸=肌酸酐+肌酸↑
註: 肌酸酐 (creatinine)肌肉中的肌酸(creatine)脫水分解而產生的物質
2.精氨酸與荷爾蒙分泌:
佛洛依德最先研究指人類大量攝取蛋白質食物以後會導致血漿中胰島素分泌
增加此項效應乃是攝取胺基酸之故
接下來之研究對象是健康自願者並且探討何種胺基酸具此種效應
實驗過程:接受測試者皆空腹八小時,然後接受個別之
胺基酸灌注( 劑量從 2.5 至 30 克 )不等。
或是 2 種至 10 種混合氨基酸灌注
實驗結果發現:各種必須胺基酸之混合注劑以及單獨精氨酸
( 30 克 ) 注射最能引起胰島素分泌
注射期間,血糖質會上昇且高於正常值,但緊接著會下降低於正常值
杜培首先評估精氨酸補充對於胰島素釋放之關係。
此項研究主要是比較靜脈注射15 克與十二指腸釋放精氨酸 ( 15 克 ) 對於循環中胰島素含量之影響
結果發現:腸胃道吸收路徑比注射路徑更能刺激胰島素分泌且較持久。
意謂著:口服胺基酸更能促進腸胃道分泌荷爾蒙
為何注射胰島素則血糖質稍偏高?
原因無它,仍是昇糖素分泌升高之故
其他研究也顯示精氨酸可促進胰島素胜酉每之荷爾蒙分泌
舉例來說,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以及胰臟多胜月太對於精氨酸灌注皆會產生分泌效果
精氨酸具相當強的刺激腦下垂體分泌荷爾蒙
美梨米教授首先發現靜脈注射30 克的精氨酸於正常人會誘發血漿生長激素荷爾蒙之增加
而此種反應在腦下垂體機能低下者付之闕如,而且在肥胖者中明顯減低。
他們結論是:生長荷爾蒙之增加乃是精氨酸直接刺激於腦下垂體之故,認為這項試驗對於下視丘-腦下垂體之病變可做直接之診斷
單獨使用精氨酸或是合併使用離胺基酸來刺激生長激素釋放已早有定論
日本學者使用相當小的劑量( 1.2 克 ) 精氨酸,以及使用精氨酸+離胺酸合併(各1.2 克)
給15位正常健康受測者,結果發現:單獨給予少量此兩種胺基酸並不能刺激生長激素釋放
但合併使用則可增加生長激素之釋放
一般而言,少量服用精氨酸並無直接刺激生長激素荷爾蒙
口服較大劑量(4克至10克)在矮小之成人及小孩皆會增加生長激素之釋放
這一段的結論就是:精氨酸+離胺酸(大量口服) →生長激素↑
(但只限於矮小之成人及小孩)
真是一個不痛不癢的結論…哀...我也沒辦法..我記得我有也過一篇好像是精氨酸所製成的補品來增加GH的分泌都是騙人的文章,因為運動時所分泌的GH遠比精氨酸所引起的GH來的多..
-------------------------------
感謝林廷燦醫生論文的提供
DIESEL的問題,IAN的建議
還有各位的閱讀※本文於2008/9/9 下午 10:09:09修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