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台南市 磅數 686.6磅 發文 469 註冊 2005/11/22 量級 中重量級 ★★★☆
|
和以前的人相比,現代人賺的錢更多、擁有的休閒時間更多、在娛樂上的開銷更大,到處都有更具效率而節省時間的科技產品可以運用;但是,現代人似乎也更容易受到緊張、壓力的折磨,經常感覺自己處在心力交瘁的狀態。
這種現代人的矛盾要如何解釋呢?
理由不少,其中一個原因和婦女加入勞動力工作有關。婦女出外工作後,家事仍要耗費若干時間,和職場工作的時間相加後,工時比以往長許多。
科技新產品固然省時又有效率,但也不時干擾我們的正常生活。傳真、電子郵件、手機及桌上電話……隨時隨地都會入侵。而印刷進步、資訊發達的結果,讓我們成天有看不完的報紙和雜誌。網際網路的五光十色就更不用提了,連流行音樂的節奏也是急促而多變。這些全部加在一起,增加了一個人的焦慮程度。
經濟學家史蒂芬林得也有一套理論來說明,在他的著作《痛苦的有閒階級》(The Harried Leisure Class)中,他認為富裕本身孕育了「時間的加速稀有性」。論點是:在生產力提升的過程中,工作時間的價值也跟著增加。所以那些想要追求本身最大價值的人,都覺得應該做更多的工作。
不過,愈來愈多的人感覺到,在這種生活系統中,可以剩餘下來讓他們充電的時間愈來愈少,甚至完全沒有,所以有必要調整一下生活方式。他們開始從這種系統撤離,躲到私密的個人天地中,享受一點點的清淨。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周刊曾做過一項調查,發現全美有一半的人,在過去五年中採取各式各樣的步驟,盡可能地簡化生活,比方說:搬家到生活簡易而工作不那麼狂熱的地方、減少工作時數、降低給別人的承諾和期望,以及拒絕晉升的機會。
俗語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燒」,如果你是個因為工作太多而經常感到心力交瘁的人,應該放慢腳步了,學學那些懂得簡化生活的美國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