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 閒話生活
版主take
首頁,訓練動作教練文章:運動要點,新知,名人講談..本站健身討論版各部位肌肉名稱照片,專欄,健身房資訊等鐵克粉絲團相關網站連結行動版鐵克
顯示全部圖片1 顯示全部圖片2 回本版列表 本版其他副討論版 跳頁 選擇討論版 所有討論版 短訊息(PM) 【訪客 登入

保險+投資 享受美妙人生

樓主: erick(新哥)( male) 2006/03/19 22:37:27 61.228.90.xxx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1594.9磅
發文 1281
註冊 2003/2/4 上
量級 超重量級
★★★★★




■ 陳威良(作者任職於HSBC 匯豐銀行)

欲達成人生各階段目標,有賴完整的理財規劃。本周IARFC認證財務顧問師陳威良,特別由一家四口的小康家庭案例,從目標設定、資產配置乃至風險評估,一步步地為讀者釐清理財規劃的方法。本版由國際認證顧問師協會(IARFC)與經濟日報共同策劃。
壹、案例介紹

財務規劃分析案例報告中的家庭,是個小康家庭,男主人是陳先生,38歲,目前在一家生產電子零組件的公司中擔任業務副總。其配偶是沈小姐,36歲,在貿易公司擔任會計經理。兩人育有一子一女,哥哥今年六歲,妹妹三歲,目前皆就讀於幼稚園。

貳、目標設定

經由與個案家庭男、女主人共同討論溝通後,發現其所欲達成之重大財務目標,依重要性順序列如下:

一、子女教育費用

個案中的夫婦相當重視子女的教育養成,不僅將教育金的準備視為第一優先規劃目標,並且在大學階段以前都希望能送一對兒女至私立學校就讀,而未來更有出國留學唸研究所的打算。

二、退休金準備

夫婦倆因為身體都還健康,加上對前工作環境也都滿意,所以並沒有急著要退休,設定的退休目標在60歲。而退休後的每月生活費,則希望能各自維持約等同於現在的5萬元水準。2005年7月1日起勞退新制開始實施,由於確實實施後的成果尚難評斷,故本案例中暫且忽略不計,而個案家庭所任職的公司並沒有為員工準備退休金。

三、移民海外

陳先生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出差至美國,對當地環境印象極佳,所以計畫在夫婦倆都退休以後,能移民至美國養老。

四、財富累積

在滿足上述財務目標後,如果還有剩餘資產,則希望就這部分可以進行較為積極的投資規劃,來讓財富累積、資產增加。

參、家庭及財務資料收集

家庭資產負債表

肆、財務資料與規劃

一、現金流動管理

(一)收入

根據「家庭現金流動分析表」,陳家的年收入是301.9萬元,其中工作收入佔93%,其他收入僅佔7%,可見家庭目前的收入來源主要是薪資,表示家庭的經濟來源還在「人賺錢」的階段,通常發生在剛建立家庭或子女還小的家庭,在這個階段,工作的穩定性和家庭保障最重要,對家庭財務安全有重大之影響,人壽保險和失能保險絕對不能少。其中較不確定的佣金及獎金佔了總收入的22%,是值得留意的變數。建議夫妻在努力工作之餘,未來應開始規劃投資,提高理財收入的比重,降低工作負擔,將目標放在如何增加投資收入與其他收入的比重,提高累積財富的能力。

(二)支出

家庭支出的部分是一年2,810,500元,佔總收入的93%。家庭支出的部分偏高,達到281萬元,應有節流的空間,所以夫婦的理財重點應該是一方面思考如何開源,增加理財收入;另一方面考慮節省開支,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例如娛樂、應酬或買衣服的支出。尤其在交通支出部分占總支出的18%,可以考慮將汽車轉手賣出,一方面減輕負債,再者利用大眾運輸系統通勤上下班也較省錢。

(三)盈餘的運用

家的年度盈餘是208,500元,佔年收入的6.9%,距離台灣的平均儲蓄水準26%差距太大。因為一方面子女還小,另一方面長輩退休後需要奉養,經濟壓力大,不容易存錢。所以要同時增加收入,並降低生活慾望,減少支出,以25%的儲蓄率為目標,使自己的儲蓄計畫或定時定額共同基金投資計畫能繼續執行。

二、保險規劃

以風險管理來看,主要是人身風險和財產風險兩大範疇。依重要性排序,人身風險比財產風險重要,因為財產是結果,是由能創造財產的人所產生。規劃人身風險時,依風險損失的嚴重性,也就是相對於總資產的損失率區分,最嚴重是死亡,其次是殘廢,再接著是醫療,最後才是老年的財務需求。所以,規劃人身風險所使用的保險工具,依序應該是:人壽保險、失能保險、醫療保險、年金保險。

(一)人壽保險

整個壽險的保障需求是由現金需求與收入需求相加計算得來的。因為現金需求只是解決當本人或配偶發生死亡風險時的立即財務需要,並未提供配偶與子女長期生活費的財務保障。有關收入需求的計算,是指本人或配偶發生死亡之後,為了維持現有之生活水準。

以財務安全的觀點來看,是不是要用現有的資產填補發生人身風險的損失,值得商榷。通常的意見是將不動產與長期投資排除,不計入現有資產中,因為不動產的變現性差,如果時間急迫而求售,恐有虧損。至於長期投資的道理也是一樣,為了要變現金,恐怕會破壞原有的風險和投資報酬率的期望,發生損失。

要解決上述個案現金需求與收入需求的工具就是人壽保險。基本上,現金需求的各項目中,只要是長期需求,例如喪葬費用、遺產稅、應急費用與生前需求等,應該使用平準型終身壽險規劃;而短年期的財務需求,例如房屋貸款/負債、子女教育費用等,就應該根據所需要的年期,使用定期壽險。至於收入需求方面,可以用遞減型定期壽險規劃。

(二)失能保險

陳先生年收入是150萬元,沈小姐是131,5萬元(夫妻均以一年14個月的收入計算),均以兩人收入80%為失能需求(兩人的所得稅是40%)。失能保險的理賠金是免稅的,所以以家庭正常開銷的80%計算。只要規劃足額的失能保險,即使夫妻當中任何一方發生失能事故,家庭收入仍可因為失能的保險理賠金,而維持相同的生活水準。

(三)健康保險

由於陳先生的工作穩定,所以會持續擁有現已有的醫療險保障,所需要加強的部分是在現有的住院每日1,000元的醫療品質與臺大醫院一人病房醫療品質之間的差距。所以,建議本人與配偶每人再附加住院每日1,500元的醫療保險。而且最好選擇包括住院、手術、醫療轉送、燒燙傷、門診津貼等綜合型的終身醫療保險。

(四)年金保險

用年金保險規劃退休財務需求,雖然在投資報酬率方面不是很理想,但以「生存保險」的確定性來思考,年金保險是最確定,也最安全的安排。

(五)財產保險

以財產保險來看,其最重要的財產是房屋,其次是過失責任,最後則是較有價值的財物,包括汽車和黃金手飾等。所以,財產保險的規劃工具就依序為火災保險、地震保險、責任保險和竊盜保險。

(六)火災與地震保險

以本案例的情況,除了夫妻倆人之外,最重要的財產就是本人名下的房子。房屋會毀損不外乎:火災、地震、颱風方面的風險。這三方面通盤考量下,在財產保險市場中選購可以兼顧這三種損失的綜合型財產保險。至於汽車保險,附加洪水與颱風的車體損失險與竊盜險亦是必要的。

(七)責任保險

因為陳先生擁有一輛自用汽車,為避免發生意外時所需承擔的金錢賠償民事責任,故也應該為汽車投保責任保險。

三、投資規劃

(一)家庭投資風險分析

上市股票與國內外共同基金均是屬於中高程度風險的投資工具,其適當的投資百分比例,可按基本財務法則計算,即是以一百減去目前年齡。本案例中陳先生在股票及基金的投資百分比應為62%(=100-38歲),但實際現況為27%,實屬偏低,應考慮將互助會標下,收回未上市股票和私人借貸,投入績優股票和共同基金,逐次調整投資比重。

(二)子女教育

目前長子是六歲,次女是三歲,雖然兄妹兩人年齡差距不大,教育費用的安排卻是個別考量。按計畫日後需要的最大一筆教育費用,就是出國讀研究所的費用,以目前留學費用來看,一個人讀研究所兩年期間約要花費3百萬元,用每年3%的通貨膨脹以及每年約2%的學費成長率,來計算15年後的費用,至少需要1,000萬元。如果從現在起,利用投資報酬率每年11.54%以上的整筆投資為長子準備學費,選用定期定額共同基金,每個月投資9,144元,應該就可以備妥日後所需的教育費用。至於次女,也同樣選用定期定額共同基金,每個月只需要投資8,693元,就可以備妥日後所需的教育費用了。

(三)退休規劃

夫婦想要擁有尊嚴的老年生活,就必須及早在每年的工作所得中提撥一筆錢,準備退休基金。如果要以年金保險以外的理財工具籌措退休金,定時定額投資共同基金的方式是最佳選擇。如果將每年投資報酬率定在10.66%,因為夫婦對退休後生活品質期望是現值一個月各50,000元(依據退休需求分析表得知),他們應該利用定期定額共同基金每年投資237,264元,也就是每個月19,772元。

(四)其他投資目標

以陳家希望20年後可以移民海外的計畫,每月要定時定額投資80,406元。

四、稅務規劃

(一)土地稅

其次,先檢視陳家目前所住的房屋是不是自用住宅用地,並在地價稅稅單上確認所擁有的土地適用稅率是千分之二的優惠稅率。如果不是,儘快向地政單位申請變更。

(二)個人綜合所得稅

就個案而言,應該選擇列舉扣除額,因為每年的房屋貸款利息就可以減去30萬元(須扣去利息所得),其次保險費全家可扣除96,000(每人每年24,000),此外,醫藥與生育費等都是可以扣除的費用。

(三)遺產與贈與稅

目前雖然沒有遺產稅需求,未來個案家庭的資產持續增加、負債漸漸減少、子女長大以後,夫婦應該會有遺產稅方面的顧慮,仍應該每年檢視。

五、信託

由於個案家庭的子女都還很年幼(分別為六歲及三歲),如果夫妻發生同時死亡情形,子女的監護人可以預立遺囑的方式指定監護人,或由法定監護人擔任,但對於保險金與遺產是否能妥善處理,不無疑問。所以與其發生事故後手忙腳亂,不如預先備妥,除了預立遺囑,另要準備的就是交付信託,透過銀行的信託部門安排遺產與保險金規劃。

伍、追蹤結果

完整的財務規劃流程要定期監督與評估,追蹤執行績效是否符合預期,以及檢視當初目標設定的合理性。如果績效不如預期,就要再進一步檢視投資組合是否需要調整,必要時應隨著景氣循環的變化而因應。如果是核心持股,建議可以較中長期投資的方式持有;如果是衛星持股,則要靈活地隨外在景氣波動調整。無論如何,通常投資的部分是以一季做為檢視規劃進度的合理時間點,保險部分則一年至少檢視一次。如果能夠與夫妻雙方一起檢視財務規劃的執行進度,還可以增加客戶對財務顧問的向心力。

【2006/03/05 經濟日報】

回應
前往討論版 | 跳頁 :
健身房首頁文章佈告欄BBS訓練與比賽動作資訊會員相關功能鐵克起源與聲明聯繫我們 | Xmall購物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鐵克健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