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 閒話生活
版主take
顯示全部圖片1
顯示全部圖片2
回本版列表
本版其他副討論版
跳頁
選擇討論版
所有討論版
短訊息(PM)
【訪客
登入
】
「自律型人才」最搶手,培養「和、敬、清、寂」的品格
樓主:
whkotw
(線條出來吧!!!)
(
)
2007/09/26 17:40:47
192.193.160.xxx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436磅
發文 401
註冊 2006/5/17
量級 中量級
★★★
今年九月在台灣播出的話題日劇「派遣女王」,劇中擁有數十張證照的特A級派遣社員大前春子,能力傑出又有效率,上班時全力投入,絕不辜負老闆的薪水,但也堅持準時午休、絕不加班。
她認為「工作就是工作,生活就是生活」,加班表示上班時未盡全力,因而將工時拖長,反而是一種無能的表現。
戲劇效果雖難免誇張,但這齣創下二六%高收視率的日劇,卻呈現了全球競爭中的下一波人才新趨勢──「自律型人才」。
「自律」這件事,為什麼在當今的職場愈來愈重要?這跟日本終身雇用制崩毀、派遣社員崛起有密切關係。
日本企業以往的「終身雇用制」與「年功序列制」逐漸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實力主義抬頭,有能力者隨時可破格拔擢、或跳槽到其他公司。公司內部,資深與資淺之間的倫理逐漸淡去,個人色彩卻愈來愈獲得彰顯。
此外,日本近年來興起「派遣社員」風潮。日本政府《勞動力調查》報告顯示,二○○五年,日本企業的正式社員為三三三三萬人,其中,非正式社員比例高達三二.三%。若更深一層以二十五到三十四歲的中堅分子來分析,每四名上班族,就有一人是非正式人員。
在這樣的社會趨勢下,除了能力之外,唯有懂得「自律」的人才,才能在激烈競爭中勝出。
要成為自律型人才,並非僅指恪守本分、準時上下班這樣的低層次而已,而是必須掌握以下幾個關鍵,才能提升為自律型人才:
關鍵一 把視野從「社內評價」拉高到「顧客評價」
「企業人才受績效評估左右的時代,已經宣告結束!」日本人力顧問公司Shake社長森田英一對企管雜誌《Associe》表示。
以往,員工必須在公司制定的規則下,群策群力打造產品與服務,來滿足顧客的需求。企業內部有一套績效評估的標準,來檢視每個員工的努力程度與產出效能。
如今,自律型人才不是只做為一名「符合甚至超越上司期待的員工」,而是更懂得將視野拉高,不受限於企業內部主管與同事的看法,提高層次,從外部顧客與社會大眾的評價,來做為檢視自我成就的標準,並從廣泛蒐集的外部資訊中,敏銳地掌握新趨勢。
這是一種方向雖相反、卻帶來更大正面能量的良性循環。以前是由企業端出發去滿足顧客,如今,自律型人才則是從顧客端出發,反過來滿足企業。因為,從顧客方面的評價獲得肯定,也會得到上司的讚賞,並增進企業聲望,達到另一種雙贏,也使得自律型人才掙得更廣闊的天空。
關鍵二打造「自我品牌」,增加「個人關鍵字」
《年輕人為何三年就辭職》作者城繁幸表示,以往,上班族的個人價值,來自所屬企業的名字,也就是所謂的「Name Value」,其中包括公司的名望與規模。上班族依附著公司,謹守本分、循規蹈矩,比起迎向挑戰,更注重安定的價值。
如今,上班族必須建立自己的「人才品牌」。自律型人才不只是企業大機器的小螺絲釘,更懂得打造自我品牌,彰顯自己的獨特競爭力與價值。
當企業有一項專案企劃,上司與同事會自然而然想到你具有某項足堪勝任這項任務的能力,這就是你個人能力的「關鍵字」,而且愈多愈好。
你周遭的上司、同事與客戶,頭腦就像一個又一個Google搜尋引擎:你必須讓他們在腦海搜尋得到你。而且必須排在搜尋結果的第一頁。
因此,打造自我品牌,須掌握以下幾項思維:
一、描繪自己希望成為怎樣的人才。例如:「關注環保議題並帶動全球付諸行動的高爾」、「身為全球科技首富卻不忘社會責任的比爾蓋茲」。上述這兩個例子,都不僅擁有財富與名望,同時以自身的影響力,對大我擘畫願景,並且身體力行。
二、要成為這樣的人才,必須具備哪些條件與能力?
三、要達到這樣的目標,三年後、五年後、十年後,必須做到哪些階段性成績?
像這樣,立定目標,蒐集資訊,然後堅定地往前循序邁進。
關鍵三 增加以往不曾有的經驗
每個人都想增加新的競爭力,但增加新能力,不只是去上課、考證照而已,而是必須從增加「自己以往不曾有過的經驗」開始做起。
例如:
一、試試看一個人去自助旅行,不要跟團、也不找朋友隨行。讓自己在這樣的過程中,自己學習面對狀況、解決問題。在過程中增加膽識、見識與視野。
二、在「自己喜歡」的範圍之外,嘗試去閱讀平常不看的書籍與雜誌。這樣,可以拓展「知」的領域,而不是老在同一個「舒適圈」(Comfort Zone)打轉。
三、在平常習於來往的社交圈之外,試著去認識不同領域的人才。每個人才,都是一座寶庫;每雙眼睛,都擁有另一個世界。總是跟同樣一群人在一起,或許安心而舒服,但很難有所突破與進步。認識不同的朋友,而且是跟自己完全不同領域的人,能夠開闊你的視野。
關鍵四 掌握四個「SELF」
要徹底了解自己、掌握自己,必須從四個「Self」著手:
一、Self Awareness(自覺)
分析自己。你的健康情形如何?在面對成功與失敗的時候,你會有怎樣的精神狀態?生活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二、Self Control(自制)
調整自己。分析自己之所以會成功或失敗的原因,找出關鍵點,做為下次的決策參考。
三、Self Esteem(自我尊重)
肯定自己。即使是小小的成功,也要懂得給自己一個鼓勵與讚賞,從小小的自信中累積能量,培養成就大事的基礎。
四、Self Image(自我描繪)
找到定位,繪製自己的人生藍圖,想像未來的自己會是怎樣的樣貌,以及希望達成怎樣的成功。
關鍵五 培養「和、敬、清、寂」的品格
要注意的是,成為人才,不只是能力的培養,另一個更重要的關鍵是「品格」。因為,光有傑出能力,品格卻受到質疑,只能獲得短暫的利益,而無法打造個人品牌。
下面這個方程式足以說明:
「傑出能力」+「受人尊敬」=自我品牌價值。
品格的培養,從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可一窺其中奧義:
「和」:和諧的美感,人與人之間的協調。
「敬」:對其他人的尊重與敬意。
「清」:一種問心無愧的清澈、素直、無邪無垢的心。
「寂」:不張狂的言語,泰然自若的安定。
在全球人才戰的激烈競爭中,能力的累積已經不夠。建立自己的主軸,設定目標,主動出擊,創造自己的價值,成為「自律型人才」,正是下一波贏的關鍵。
※本文於2007/9/26 下午 05:42:39修改※
您的瀏覽器不支援iframe,請使用IE6以上或Firefox
回應
1作者
Alberto
(九死南荒吾不恨)
(
)
2007/09/26 21:28:17
59.115.193.xxx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711.4磅
發文 1423
註冊 2007/5/31
量級 重量級
★★★★
這真是很不容易的標準,對中國或台灣的國情來說挑戰性太大。
2作者
davidcyt
(david)
(
)
2007/09/26 21:35:00
82.35.232.xxx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1633.6磅
發文 1774
註冊 2007/3/23
量級 超重量級
★★★★★
這真是很不容易的標準,對中國或台灣的國情來說挑戰性太大
--------------------
關鍵是我們是活在全球化的時代!! (立足台灣,放眼全球)
或許在台灣的企業個人形象太過於突出反而不是好事
所以正需要 和,敬,清,寂 來韜光養晦 避免紛爭
而以上四點不正是儒家所提倡的 "溫良恭儉讓"嗎?
※本文於2007/9/26 下午 09:55:38修改※
3作者
akoko
(akoko)
(
)
2007/09/26 23:25:46
219.91.102.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1355.1磅
發文 1046
註冊 2003/6/22
量級 超重量級
★★★★★
這個觀念在歐美比較普遍,不過中國與台灣可能也會漸漸浮現這種觀念。時間到就下班。
看過余世維教授的演講,裡面就有提到他有一個員工上班都很認真,時間一到五點也一秒不浪費直接下班。那教授當初再那家公司當主管,有一次看不下去就再旁邊攔他,那位小姐也是走他的
,被擋下來後那位小姐先是楞了一下,然後退後一步指著那位主管說:『余先生,我有沒有哪裡得罪你?』「沒有?」『那你為什麼要這樣子對我?』『我工作沒作完嗎?』「沒有?」『我上班不認真嗎?』「沒有?」.....然後她還是走他的。
說得那教授都接不下去,因為她根本沒錯......只是我們觀念還不能接受......
今天看公司要的是人員還是人才。
如果對待一個人才用一般人員的標準,那人才只怕會失去他的天份。
4作者
askker
(道可道,非常道)
(
)
2007/09/27 19:39:06
122.126.65.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166.8磅
發文 323
註冊 2007/4/28
量級 輕量級
★★
這篇文章是從天下雜誌中摘錄出來的
要標示一下出處比較好喔
前往討論版
------------------------------
健身討論版
健美大小事
健康與塑身
飲食與藥物
健美風采
健美賽事實況
健身房資訊
新聞與謠言
郵購與交易
閒話不家常(閒聊)
專欄文章
站務
| 跳頁 :
1
健身房首頁
∣
文章
∣
佈告欄BBS
∣
訓練與比賽動作
∣
資訊
∣
會員相關功能
∣
鐵克起源與聲明
∣
聯繫我們
|
Xmall購物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鐵克健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