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森新聞報 記者林俊廷/大林報導]
如果開始有小便斷斷續續、排尿無力、夜尿或尿急等情形而影響生活和睡眠的品質時,可得當心是否為攝護腺肥大,若延誤病情,還會導致膀胱發炎等現象。
大林慈濟醫院泌尿科主任孫紀征呼籲男性勇於就醫,藉由藥物或手術的治療,將可獲得很好的改善效果。
孫紀征說,攝護腺肥大主要症狀,會有阻塞性及刺激性症狀出現,「阻塞性症狀」像是小便斷斷續續、排尿無力、逼尿等,或無法完全排盡尿液,讓患者每夜因跑廁所而難以入眠;「刺激性症狀」則會出現像頻頻想小便、夜尿、尿急等,頻尿的問題,除一開始沒辦法尿乾淨,而產生刺激性的症狀,若攝護腺慢慢長大突出到膀胱裡時,造成膀胱刺激,就會出現頻尿及夜尿等問題。
因攝護腺位於直腸的前方,孫紀征表示,可藉由肛門直診來檢查出是否有攝護腺肥大問題,或可使用「尿流速檢查儀」,由患者小便的速度進行檢查,也可以判斷出是否攝護腺有阻塞,或膀胱功能是否有問題等情況。
此外,經由超音波檢查,也可看出攝護腺大小形狀,但迅速又方便的檢查方式,還是以「直腸超音波」直接放於肛門裡面,就可清楚的測量出攝護腺裡是否有異常情形。
近幾年來,已有不少標榜治療攝護腺肥大藥物在巿面上販售,孫紀征呼籲民眾千萬不可隨便自行服用,有些藥物會產生副作用,尤其是患有此病的患者,若是服用感冒藥後,就會有排尿困難的情況出現,不但病症無法得到改善,反而弄巧成拙。
其實傳統治療攝護腺肥大必須開刀治療才能獲得改善,現在只要透過藥物做控制,都可達到不錯效果,因此疾病是屬於慢性疾病的1種,只要長期按時服用病症都可獲得改善,約有60至70%的病患,可因吃藥而不用開刀。
孫紀征指出,門診當中的病患也有40至50歲的患者,開始有泌尿道的症狀出現,因攝護腺會隨著年齡增加而增長,所以不一定在50歲後才會出現。
較嚴重的攝護腺肥大無法服藥控制時,也可考慮手術治療,像「尿道攝護腺刮除術」,將多餘攝護腺切刮除後,再從尿道沖出來,就達到治療效果。
有些高年齡,或有心臟疾病的患者不適合開刀時,也可由支架、雷射、高溫等治療得到很好的效果。
攝護腺肥大是屬良性腫瘤的1種,與男性荷爾蒙有著密切關係,所以含有荷爾蒙藥品不可隨便亂服用,像壯陽藥物裡也含有荷爾蒙,使用上需相當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