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台南市 磅數 2481.1磅 發文 357 註冊 2005/10/28 量級 超重量級 ★★★★★
|
褚士瑩逍遙遊
健身房2.0
我記憶中最早的完美健身房,竟是在烏魯木齊八一中學附近的體育館。
當時是九零年代初期,新疆還是個遙遠的地方,更沒有六千四百平米的健身會所,那年冬天我跟著學藝術的長輩,千裡迢迢到新疆去認識一位如今已故的絲路畫家潘丁丁,他兒子潘島也學藝術,跟我年紀相仿,卻是人高馬大,聲如洪鐘,在路上跟人吵架老贏,對我這四體不勤、五榖不分的台灣文藝青年,可以說是當頭棒喝,當場我就下定決心,進了當地青少年宮辦了會員證,天天去練健身。雖然鐵片衒o厲害,陰暗的燈光裡空氣中泛著經年累月的汗臭味,我卻目睹這些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槓鈴,練就出許多新疆小伙子鋼鐵般的身體,我在台北上的健身房,相形之下簡直是繡花枕頭,後來好多年,我無論移居到哪個國家,總以烏魯木齊的簡陋健身房為最高原則,專門找設備不花俏,健美比賽的運動員虔心練習的那種地方,無論是埃及開羅大學裡的學生活動中心,東京室內攀岩設備一流的Tipness,還是泰國曼谷Lumpini公園裡面的露天健身院,手上握著兩塊海綿的總比戴著精美手套的多,久而久之,似乎也鍛鍊出那麼一點男子氣概來,簡單說來也不過就是一般人看不出我是來自台灣的文藝青年那種地步。
隨著時代進步,年齡漸長,不知不覺又走回貪圖享受逸樂的回頭路,健身房非但要有電扇,還要有冷氣;不單要有溫水游泳池,還得有桑拿蒸汽浴室;跑步機不僅要能隨時顯示卡路裡和脈搏,還要有能選上百台中外頻道的立體聲電視屛幕;不但有音樂,還要有現場DJ打碟;更衣間供應雪白的毛巾還不滿足,浴室裡的洗髮水和梳妝台上的乳液,都得是保濕效果最佳的進口名牌。
把健身房視為起居空間和社交場所延伸的,顯然還不只我一人,有男性友人抱怨女友,運動後總在女賓蒸氣室裡和一幫貴婦人敷面膜,每次都得等上個把小時,就是明證。親朋好友出國旅遊,不再先規劃好風景路線後預定下榻酒店,而是查明手上的健身房會員卡,在當地可通用的連鎖健身房在某某路上,抑是地下鐵某站三號出口,這才開始查找附近步行交通便利的地點住宿。
但我真正開始驚覺到健身風氣的變化,是曼谷的一個俄羅斯男性友人,洋洋得意的炫燿他報了名參加新的鋼管舞課程,從此下班後的Happy Hour聚會,又少一角。
鋼管舞之於我生活的距離,基本上就像冥王星之於稻穀堆底下的一窩耗子那樣遙遠,在倫敦居住的某一年,當地的健身房推出世界首發的鋼管舞課程,外表保守中規中矩的英倫女性趨之若鶩,向隅者眾,在媒體上造成一時轟動,我也僅聳聳肩,畢竟從傳統的桎梏中解放出來,有時候靠著做一點兒不該做的事就開心了,像是十來歲的中學生偷抽香菸,未滿十八歲偏要千方百計做成熟打扮混入夜店,或是新加坡年輕人偷嚼口香糖,德國人闖紅燈過馬路。
鋼管舞似乎是壞女人勾引好男人的專利,從來沒撒過野的好女人名正言順跟家人說飯後去健身,握著冷冰冰的鋼管,彷彿瞬間就從三從四德的枷鎖中解放出來了,鋼管舞之前是中東肚皮舞,之前還有西班牙佛朗明哥舞,更之前則是夏威夷呼拉舞,我沒看到熱舞解放良家婦女,只看到良家婦女去除熱舞的污名,除此之外就是另一批流行事物,沒什麼別的太大意思。
但是又冷又硬的俄羅斯男人拋棄好友下班去跳鋼管舞,我僵硬的腦子一下還真轉不過來。
莫約三年前在泰國的報紙上讀到了一則印像深刻的新聞,說是曼谷當地有個NGO非營利組織叫做Empower Foundation (培力基金會),主導的是綽號叫做Noi 的當地女子Chantawipa Apisuk,專門到Papong風化區去免費培訓在聲色場所穿著高跟鞋跳舞的鋼管舞女郎,這裡有八十多間俱樂部,至少5,000個年輕女孩,教導她們如何透過六十個鐘頭的課程,學習如何登著三吋的細跟跳艷舞,卻不至於扭傷,避免『職業傷害』的主要來源,甚至還順便教點實用外語,同樣屬於NGO領域的我不禁覺得挺有意思,心底佩服靠著觀光業作為主要外匯收入的泰國,還真是了不起,能夠考慮到這麼細微的地方,更難得拋下假道學的包袱,認真對待問題,而不只是將駝鳥脖子埋在沙裡視而不見,這篇報導讓我似乎對於什麼才是真正的文明社會,不得不重新思考。
比起來儒家子孫還是拋不下道貌岸然,像日前就看到台灣一家線上遊戲軟體公司,出了款新的遊戲,大肆在台北市公車外體打廣告,硬標榜說是『適合良家婦女的線上遊戲』;廣西的舞蹈家羅蘭,首次將鋼管舞結合藝術芭蕾帶上春節聯歡晚會,不過舞者穿著實在太像民族舞蹈,又曉以大義說矢志要將鋼管舞推上奧運舞台,結果許多人看了都覺得悶,如果使點小壞是為了在心情上解放拘束,何苦又在解放中拘束自己?
當炎黃子孫真是辛苦,連線上遊戲或健身都還丟不開道德包袱。
比較之下,在報上看到山東一家鋼管舞教室裡,有位年過六旬的老太太,把鋼管舞當成健身,活到老跳到老,毫無造作遮掩,認真的程度讓年輕人都自嘆弗如,這樣活著就痛快淋漓得多。
美國的一份英文報上,大篇幅介紹大陸遼寧超火的鋼管舞教師張鵬,是個二十初頭的男孩,偌大的彩色照片上他手拉著鋼管,穿著白色流蘇舞衣,侃侃而談自己如何從高中開始學習鋼管舞,又如何取得母親的認同,終於在2007年7月拿下全國鋼管舞冠軍,2008年夏天在瀋陽開設第一間鋼管舞俱樂部,很快就有了200多名學員的故事,雖然我不認識張鵬,成為鋼管舞大賽冠軍也從來未曾進入我的夢想前一千排名之內,但看到有人能這樣忠於自我生命地活著,誰若在我面前取笑張鵬,恐怕我也會扯開嗓門為他辯護。
生命最美的部分在於誠懇。健身房若不誠懇,只是包裝成健身場所的另一間精品商店或主題lounge bar,就還不如我少年時期在烏魯木齊凍紅了關節,簡陋不堪的體育館美好。
※本文於2009/12/9 下午 08:12:15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