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台北市 磅數 1594.9磅 發文 1281 註冊 2003/2/4 上 量級 超重量級 ★★★★★
|
【聯合新聞網 記者薛桂文/綜合外電報導】
最新研究發現,部分攝護腺癌患者體內帶有一種前所未見的新病毒,這可能與癌症的發生有關,也為尋找有效療法指出新的方向。
由舊金山加州大學、克里夫蘭診所共組的研究團體發現的這種新病毒,暫名為XMRV,它與一種造成老鼠白血病的病毒,基因相似度高達96%,但這種病毒在患者攝護腺組織內雖活躍,但是否即為致癌成因,尚待進一步研究。
研究人員蒐集了86名攝護腺癌患者的檢體,以一種可偵測5000種病毒的基因晶片,加以測試,結果發現,體內一種HPC1基因有變異的20名男性,8人(佔45%)帶有XMRV,而無基因變異的66人則僅1人(1.5%)有此病毒。
據了解,HPC1基因會製造一種特殊的抗病毒蛋白質,當基因出現變異,這種抗病毒蛋白質便會不足,患者可能因此感染XMRV,使得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升高。
不過,這種老鼠病毒為何會傳染人類,科學界尚不了解,但認為不太可能由老鼠直接傳染給人;至於在人類之間的傳播,則懷疑與性接觸有關。
由於病毒感染引發癌症已有許多前例可循,如B肝病毒致肝癌,人類乳突病毒(HPV)造成子宮頸癌;研究者推測,XMRV若真是攝護腺癌的成因,其致病機轉可能與HPV類似,即引發攝護腺的慢性發炎,最終導致癌症。
研究人員正計畫進行大規模調查,蒐集攝護腺癌與性生活史、個人及家族病史、病毒感染等的關係;若證實感染XMRV是攝護腺癌成因,未來將可望發展出疫苗及藥物,用以治療、甚至預防攝護腺癌的發生。
這項突破性的研究周五在舊金山的「2006攝護腺癌研討會」上發表,引起醫學界極高的關注。
攝護腺癌是男性最常見的癌症之一,且隨著年齡增加,發生機率愈高,目前是50歲以上男性的主要死因,已知的危險因子除了老年外,肥胖、種族(如黑人)也有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