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 進階訓練討論
版主take
首頁,訓練動作教練文章:運動要點,新知,名人講談..本站健身討論版各部位肌肉名稱照片,專欄,健身房資訊等鐵克粉絲團相關網站連結行動版鐵克
顯示全部圖片1 顯示全部圖片2 回本版列表 本版其他副討論版 跳頁 選擇討論版 所有討論版 短訊息(PM) 【訪客 登入

個人健身經驗分享

樓主: elvenyung(阿騏)( male) 2008/10/21 11:59:42 61.60.126.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149.9磅
發文 141
註冊 2005/3/26
量級 輕量級
★★


個人健身經驗分享

一、黃阿文教練所寫的《最新健美運動詳解》,內容相當詳細,我也提供個人的健身經驗,並參考《力與美˙肌肉訓練秘訣120》一書,來做分享。

在健身之前,要先知道:

*思考並觀察較容易引起關節受傷的動作,選擇不傷關節的動作,如手肘舉起的高度高過肩膀的動作,像〈三頭肌頭頂伸展〉,因為這動作會讓肩膀連帶抬起,容易傷到手肘以及肩關節。做〈背肌下拉〉上放手臂時,手肘不要抬的太高,因為肩膀也會跟著抬起來,容易磨損到肩關節。〈肩部推舉〉在上舉手臂時,肩關節也易受傷。做〈蹲舉〉時,腳尖如果朝內,在蹲下時,容易磨損到膝關節。做仰臥起坐,手放於耳朵兩側,也可避免肩膀抬起。

*在動作進行之前,該部位的肌肉需先緊繃,再開始動作,在結束動作之前,也要緊繃肌肉,防止重量下放時直接衝擊到關節。

*做〈二頭彎舉〉,如果腰與膝蓋不舒服,建議使用單邊方式,另一手扶著鋼架,可穩定脊椎與膝蓋,其他動作也可以扶著鋼架來做。

*不論是〈二頭彎舉〉啞鈴下放,或是〈直立滑輪胸前交叉〉在動作結束上放握把時,掌心都要朝向自己。如果〈二頭彎舉〉下放啞鈴將掌心朝下,會讓肘關節受傷。如果〈直立滑輪胸前交叉〉握把上放並將掌心朝外,以這樣的姿勢結束動作,會拉傷肘關節,建議將掌心轉向自己,再慢慢放回握把。〈三頭肌單手滑輪下壓〉在放回握把時,也慢慢將掌心轉向自己,這樣就不易拉傷肘關節。

*健身過程中,可利用休息空檔,使用單槓拉直伸展脊椎,使因承受重量而壓縮的脊椎舒展開來,但手肘不要舉的太高,並彎曲肘關節。

*建議全身各部位肌肉輪流鍛鍊,不論大小肌肉群,甚至小肌肉群也該安排時間專門鍛鍊,不是只有在做完大肌肉群之後,才再去練小肌肉群。這樣,經過一天的高組數、高強度的運動,以做完三、四個身體部位後,前臂(如握力)就可仍保有足夠的力量。

當所有部位肌肉力量都均等加強後,體耐力會增強,這時再加練其他的大肌肉群,就可以完全做完大肌肉群整組的動作,而不是大肌肉群的全組數尚未做完,手臂就沒力了。手臂力量一旦加強,再去做大肌肉群的動作,則更能完全刺激到大肌肉群部位,健身效果更卓著。

二、各部位細說如下:

1.頸部肌肉,用手頂著頭來做阻力運動即可,使頸椎穩定受力,較使用頭頸帶來得安全。

2.進行胸部臥推時,可在腰背下方放一個泡棉墊以承受重量。不建議將腳放在椅上,因雙腳不易平衡重心。關於〈啞鈴平椅臥推〉,因動作做完起身放下啞鈴時,手肘易受啞鈴重量而受傷,所使用的重量要輕一些。

不建議將前臂朝上做〈蝴蝶式擴胸機〉,因為在做完動作時,肩關節活動範圍減小,易讓肩關節受傷,建議將手臂朝前來做。運動進行時,胸肌一定要緊繃,防止肩關節受傷。

不建議做〈啞鈴倒掛推〉,除了有腦部過度充血的危險,也因動作做完起身放下啞鈴時,手肘以及手腕易受啞鈴重量而受傷。

*中胸部分:建議先用〈胸臥推〉,再用〈直立滑輪推胸〉鍛鍊。先蹲下將拉環向下拉,穩定後再轉向前推,雙腳一前一後隨組數交替,動作做完像後退一步,使身體向後移到滑輪後方,再蹲下,放回滑輪時,手臂慢放,掌心轉向自己,避免使手肘扭到。也可再用單邊滑輪加強內胸,手臂伸展至另一側,擠壓中內胸肌肉,重量可稍重一些,組數少一些。

〈窄握推〉可練到外胸與三角肌的內側,下放槓鈴時,手肘貼近軀幹。再進行〈直立滑輪分舉〉(自己稱為〈中胸分舉〉),〈直立滑輪分舉〉使用的重量較輕一些,組數也少些。

*下胸部分:使用〈直立滑輪推胸〉(自己稱為〈滑輪下胸〉)和〈直立滑輪分舉〉(自己稱為〈下胸分舉〉)練下胸,雙腳可不採一前一後方式。再用單邊滑輪擠壓下內胸。

*上胸部分:建議使用單邊滑輪練上胸,一隻手握住鋼架,另一隻手的動作高度約與鼻子同高。這樣的上胸肌肉收縮效果較〈槓鈴斜推〉有效。

3.做〈背部滑輪下拉〉時,手臂避免向上伸直,因易使肩關節拉傷。手肘保持微彎,動作做完上放時,手肘仍然彎曲並將槓子放回。

不建議做〈滑輪頸後下拉〉,因肩關節活動範圍變小,易造成肩關節磨損。

做〈單槓上拉〉時,手肘微彎,避免肩關節受到拉扯。

〈曲體划船〉、〈硬舉〉易讓腰椎受傷。

〈單手啞鈴划船〉易使腰椎彎曲受傷。

不建議做〈硬舉〉或〈早安運動〉,腰容易受傷。只要在做〈滑輪正握下拉〉時,將橫隔膜向前挺起,緊繃下背肌肉即可。

*建議先做〈滑輪反握下拉〉(自己稱為〈背反〉),這動作不會用到過多手的力量,可下拉的重量也比〈滑輪正握下拉〉(自己稱為〈背正〉)大。做完〈滑輪反握下拉〉後,再做〈滑輪正握下拉〉。

4.做蹲舉時,膝蓋不要向內靠。

5. 做〈啞鈴三頭肌後伸〉(自己稱為〈三頭後〉),可將此動作改良。使用直立式滑輪,握把先下壓於腰部高度,再開始往後下壓,掌心朝向自己,在下壓最後手臂向內擠壓,再放回握把於腰部高度,這樣可以練到長頭肌,也可使用到較大的重量。

*做完上面的〈滑輪三頭肌後伸〉,再做〈滑輪正握下壓〉(自己稱為〈三頭下〉),下壓時將握把移向側邊,並且掌心向後。注意動作結束時,將掌心轉向自己,防止拉傷肘關節。

6.*做完〈啞鈴向外翻彎舉〉後,再做〈立姿啞鈴彎舉〉。

〈啞鈴向外翻彎舉〉(自己稱為〈二頭斜〉)可以使用較大的重量,因為啞鈴在上舉或下放的過程中,掌心是朝向自己,手肘不易受傷。而〈立姿啞鈴彎舉〉(自己稱為〈二頭正〉)在下放啞鈴時,因掌心朝上,速度要慢且緊繃肌肉,才不會壓傷前臂骨。

7. 三角肌部分:

*前三角肌可用〈三角窄握斜推〉(自己叫它做〈三角窄握〉)取代〈肩部推舉〉。側三角肌用〈三角啞鈴側拉〉(自己叫它做〈三角側拉〉),前臂不必向兩側抬起,避免傷到手肘。另外《力與美˙肌肉訓練秘訣120》一書又加入<三腳內旋>與<三角外旋>的動作。

*可以做〈滑輪胸前交叉後拉〉(自己叫它做〈正拉弓〉)練後三角肌,因為很像正面拉弓的動作。拉弓時要挺胸,上放啞鈴時,手肘可以貼在一起,再慢慢放回握把。

8.前臂部分:

建議挪出時間,單純加強手臂的力量。手臂力量不夠,則無法做完像是〈聳肩〉、〈滑輪胸部交叉〉、〈背部下拉〉、〈單槓上拉〉等大肌肉群整組的動作。而且各部位肌肉在運動時,需要手臂維持力量的平衡,手臂肌肉緊繃也可以減少重量對關節的衝擊。

*參考《力與美˙肌肉訓練秘訣120》一書,前臂部分分為〈直式彎舉〉、〈啞鈴手臂彎舉〉(自己稱為〈前臂啞鈴〉)以及〈反手彎舉〉(自己稱為〈反手啞鈴〉)。如果腰部不舒服的人,啞鈴舉起時,位置可靠向身體中心,或是用單邊方式,另一手扶著鋼架來穩定身體的晃動。

不建議做〈手腕曲捲〉,因為容易使手腕受傷。

9.大腿分為〈寬蹲舉〉和〈窄蹲舉〉,蹲舉後可休息1天。

10.小腿分為〈坐姿舉踵〉和〈負重舉踵〉,可以先練肩部再練小腿。

11.仰臥起坐速度要慢,動作幅度約30至45度。

三、組數與次數:

初次鍛鍊的人,每天訓練一個部位,一組12下,共6組。鍛鍊久了之後,增加組數至8組,並在一天中加入相近的部位來鍛鍊。如果每一組做不到12下,比方說8、9下,則可以將啞鈴放到地板,休息幾秒,再補足12下。

如果體力增加了,可以增加組數至10組,每組次數增加到13至15次。其中第1組到第7組採重量漸增再漸減,每組次數可採漸減再漸增的方式,大肌肉群適合這種訓練方式。第8組到第10組是頂峰組,休息時間較短,每組做到力竭。至於大肌肉群則不妨在做完10組後,稍行休息,再追加幾組。

四、訓練表:

如果前臂的力量鍛鍊足夠了,可將大肌肉群加在後面鍛鍊,然後再加鍊其他小肌肉群,比方說,練完〈前臂啞鈴〉之後,練〈中胸〉,再進行〈三角側拉〉的動作。

訓練內容可以多變化、自由更改,但是每個部位的肌肉都要有規律的訓練間隔。


*歡迎到我的部落格*
http://blog.udn.com/elvenyung

※本文於2008/11/18 下午 04:21:25修改※


回應
1作者 原住民 (台灣水牛最耐操) ( male ) 2008/10/21 13:31:46 220.136.245.xxx
來自 桃園縣
磅數 137.8磅
發文 159
註冊 2006/10/27
量級 輕量級
★★

謝謝樓主不厭其詳分享..看的我手心一陣冒汗,初入門時只學會怎麼做.怎麼加重加項加組.時日已久太多細節怎麼避免受傷.都忽視了...

好像只會開車.卻不重視開車習慣和保養.徒增後患無窮.在此受益良多.心裡也感謝鐵大這個空間.讓很多同好受益匪淺..
2作者 piece0134 (西瓜) ( male ) 2008/10/21 17:09:12 58.99.4.xxx

來自 宜蘭縣
磅數 395磅
發文 78
註冊 2006/3/25
量級 中量級
★★★

感恩樓主的經驗分享
但是有些動作的刺激強度應該不大,只算是體能上的訓練
可能會受傷的動作減去而失去了原有的效果,我應該會覺得可惜吧><
但樓主的經驗也讓我學到很多防止傷害的知識!!
感恩呀~
3作者 elvenyung (阿騏) ( male ) 2008/10/22 14:02:17 61.60.126.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149.9磅
發文 141
註冊 2005/3/26
量級 輕量級
★★

並不是所有動作都適合常常去做的,如果真的要做,肌肉一定要緊繃才行。在不傷害關節的原則下,選擇較安全的動作,才能練得久又舒服。

像胸部推舉的動作,很容易讓三角肌受傷,三角肌也算小肌肉群,最好也安排一天來做單獨鍛鍊。

關於刺激強度,可以先做能承受較重重量的動作,再做其他較輕的動作。比方說,〈滑輪反握下拉〉可以下拉較重的重量,做完了再做〈滑輪正握下拉〉,比較有效果。<直式彎舉>可使用的重量也較<前臂啞鈴>和<反手啞鈴>大,因此可以先做<直式彎舉>。

上面一些預防受傷的經驗,是自己邊健身邊推敲出來的。

關節不舒服的時候,不要強做,寧願暫停下來休息幾天,也不要讓傷害擴大。

另外思考出一些可以避免受傷的方法也很重要,像做完<啞鈴握推>後,啞鈴一放,手肘手腕就扭傷。做完<直立滑輪推胸>後,收回握把,許多人也都扭到手肘。

如何安全的結束動作很重要,曾聽說"開車最重要的事就是學會踩煞車",草草結束動作是很危險的。



*歡迎到我的部落格*
http://blog.udn.com/elvenyung

※本文於2008/10/23 下午 03:48:42修改※

4作者 ALBERTO (九死南荒吾不恨) ( male ) 2008/10/23 05:46:13 61.221.40.xxx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711.4磅
發文 1423
註冊 2007/5/31
量級 重量級
★★★★

好精心的詳解,記下了。我也是個常受傷的人。
贊助廣告        
 
5作者 keney963817 (慕少艾) ( male ) 2008/10/24 08:42:43 122.118.211.xxx
來自 台中縣
磅數 67.1磅
發文 68
註冊 2006/9/19
量級 羽量級
★☆

練法可以附圖姐嗎 有些動作名稱沒聽過耶
6作者 elvenyung (阿騏) ( male ) 2008/10/28 13:41:14 61.60.126.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149.9磅
發文 141
註冊 2005/3/26
量級 輕量級
★★

請參考《最新健美運動詳解》和《力與美˙肌肉訓練秘訣120》這兩本書,它們都有豐富的圖文說明。
*歡迎到我的部落格*
http://blog.udn.com/elvenyung
前往討論版 | 跳頁 : 1
健身房首頁文章佈告欄BBS訓練與比賽動作資訊會員相關功能鐵克起源與聲明聯繫我們 | Xmall購物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鐵克健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