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 |
leeun999 (又老了一歲) (
) |
2012/11/01 13:26:24 |
1.172.110.xxx |
|
來自 高雄市 磅數 706磅 發文 227 註冊 2011/9/3 下 量級 重量級 ★★★★
|
乳頭跟上胸中間------>差不到2公分吧..會差很多嗎?
可是我的前輩是跟我說:大約在乳頭位置既可..
|
2作者 |
johncenafans (LAI) (
) |
2012/11/01 13:50:40 |
114.42.186.xxx |
|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389.2磅 發文 105 註冊 2007/8/19 量級 中量級 ★★★
|
我也是下放位置在乳頭位置左右!!
但是我下放點不會到那麼低欸!!
下放點大約槓鈴離胸大約一個拳頭高度!!
我個人覺得下放太低前三角肌會吃到很多力!!
而且放太低肩膀會過度負荷!!
如果三角肌或肩膀周圍肌群有受過傷的人就不適合
下放太低唷~~
總歸一句,動作流暢比較重要!!
我個人是比較注重肌收縮程度!!
推上去盡量意識胸肌出力往上收縮!!
下放時,盡量意識胸肌出力緩慢下放!!
比較不喜歡自由落體下放XD
以上是個人淺見~~
|
3作者 |
cabana0220 (放輕鬆) (
) |
2012/11/01 13:54:45 |
36.232.213.xxx |
|
來自 彰化縣 磅數 102.6磅 發文 144 註冊 2012/3/1 下 量級 羽量級 ★☆
|
訓練與動作有說明
下放到大約接近乳頭上方的位置即可
LAI大說的沒錯
之前在爬文的時候有看過JIMMY教官有回文說
下放手臂呈90度是最安全的 每個人都會隨著時間變老, 一旦放棄了,就會因為有了年紀而無法從零開始; 不過只要抱著 只允許失敗不允許放棄的精神堅持到底, 就能永遠保持在一百!!!!!
|
4作者 |
vincent11 (阿多霓) (
) |
2012/11/01 14:45:25 |
210.202.55.xxx |
|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109.9磅 發文 186 註冊 2011/10/26 量級 羽量級 ★☆
|
那只是一個大概的位置吧!有想過每個人的乳頭位置都不同嗎XD
更重要的應是手臂的姿勢,還有角度,
而且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頂到胸,
因為手臂放太下去容易拉傷肩膀,尤其大重量..
(很多人建議上圍有一定厚度的人才做這件事)
|
贊助廣告 |
|
|
|
|
|
|
5作者 |
jerry611041 (阿力ALI) (
) |
2012/11/01 16:51:01 |
118.160.172.xxx |
|
來自 桃園縣 磅數 14.9磅 發文 17 註冊 2012/6/17 量級 蠅量級 ☆
|
我也有爬文看到手臂90度即可
可是我改用碰胸的方式做發現,
肩膀關節那邊似乎也沒有不適
好像沒有過度拉傷的感覺
所以想說,國外大隻老都是以碰胸的方式再做
我就照著他們那樣操看會不會比較有效...
而且每下都碰胸就比較不會有深淺偷懶的情況發生了 哈哈
|
6作者 |
vincent11 (阿多霓) (
) |
2012/11/01 17:14:03 |
210.202.55.xxx |
|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109.9磅 發文 186 註冊 2011/10/26 量級 羽量級 ★☆
|
其實,當你感覺"不適"時就已經很危險或根本來不及了,
我之前也是放下去,練了一段時間也都沒事,
但某次放下去的瞬感覺胸到三角連接處一陣不適,就拉傷了!
第一次重訓傷害就給了臥推,然後休息了兩週完全不能練...
期間重新檢視臥推動作,才知道原來推臥是重訓十大易受傷動作之首,
從此後就了解姿勢正確的重要性了XD
你提到外國大隻老都碰到胸,有聽過別人說是因為他們厚度夠,
不用放太下去就已經頂到胸,不是他們故意頂到的!
到底要不要放低或放多低,其實討論很多,
各有各的考量,有的人覺得那樣才練的快,有的人認為安全第一!
只能跟版友提醒,有其風險.※本文於2012/11/1 下午 05:29:56修改※
|
7作者 |
moris2021 (就一直練下去吧!) (
) |
2012/11/01 18:37:57 |
111.251.14.xxx |
|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378.4磅 發文 413 註冊 2003/12/11 量級 中量級 ★★★
|
樓上阿多霓大大說的非常對啊!! 研究一下影片就會發現了
你可以去看Jay Cutler練握推的影片,槓子都壓到胸了,手肘大約比90度再下來約3公分吧
而且照解剖學,放到手肘小於90度就不是只練"胸"了,會拉扯肩帶,久了保證你一定會傷到!!
國外選手有時會用啞鈴臥推,你也可發現,因為拿了啞鈴,他們放的更低了(槓子不會卡到)
選手是為求極限的刺激,而且他們經驗充足,能在受傷的邊緣找最大的訓練效果
而且他們的肩的強度也不是一般人的肩,所以可以這樣練
要學他們不是不行,柔軟度、肩部的穩定度、旋轉肌群、天生的骨架…等等,都有關係
如果沒把握,就用安全的方式,效果絕對夠你練的了!
如果不幸受傷,基本上骨胳、肌肉的傷沒有"完全好"這回事,就算恢復後你再去練,到某一種種度後,就會影響到你的肌力、肌肉量的進步空間!! 那不是很遺憾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