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 散文小品
版主take
首頁,訓練動作教練文章:運動要點,新知,名人講談..本站健身討論版各部位肌肉名稱照片,專欄,健身房資訊等鐵克粉絲團相關網站連結行動版鐵克
顯示全部圖片1 顯示全部圖片2 回本版列表 本版其他副討論版 跳頁 選擇討論版 所有討論版 短訊息(PM) 【訪客 登入

新親密法則

樓主: 1u04w94(變態)( male) 2006/05/31 10:27:42 60.198.11.xxx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156磅
發文 130
註冊 2004/11/6
量級 輕量級
★★




新親密法則
台中福智學苑主任 李衍忠演講 編輯室整理

  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的關心,需要別人的關懷。一個人如果擁有非常富有的財產,而
他活在一個無人的小島上,那他絕大部份都不會快樂,因為他還需要和別的生命—包括別
的人、小狗或者其他他看得見的生物之間,至少有一些的互動,可以表達他的感覺,可以
把他的心靈拿出來和別人一起探討,所以我們人是非常需要跟別人來往的。

  現在社會把這種來往的關係叫做人際關係。本來這種人際關係應該是人人具有,而且
非常崇高的概念,可惜現在社會把人際關係發展得很緊張。我看到很多寫人際關係的書告
訴我們,你要怎麼把人跟人的關係弄好、處理好,好像非得展現一種很可怕的企圖心,才
能夠活得八面玲瓏。

  到底怎樣才能夠讓人跟人的關係更親密、更美好、更快樂?這裡講的親密關係,不只
是男女朋友,或者父母子女,是指人跟人的相處過程裡面,內心的距離、生命的距離更縮
短一點、更靠近一點。

  人跟人的這種互相來往的人際關係,大概有兩個:一個是外相的,一個是內相的;我
們有很多關係是因為有一些特定的原因造成的,例如工作造成長官部屬關係,血緣造成父
母子女關係,學校的老師和老師建立同事關係……這是外相關係。單單靠著外相關係,我
們還不能建立起人跟人之間內心靠近的關係,真正要比較靠近的關係是來自於內在距離的
縮短,不是外在身體的距離,而是心裡的距離。

  事實上有一種人,你即使近靠在身邊,心裡的距離還是很遙遠;有一種人,即使他的
生命從你的身邊擦肩而過,也引發不起你對他有任何的印象;但是有些人,你碰到面就會
感覺很快樂,感覺到:哇!今天又見到他!這就是人跟人的一種關係的親疏遠近。

  現代人所建築起來的人跟人的關係大部份是偏重外相關係,很少注意內在的人跟人的
互動,這是一種很緊繃、很冷漠的人際往來。人際關係要怎麼樣才會建築得好一點?我覺
得以下四個法則可以大大改善目前僵化的人際關係:

  第一個法則:就是把你生命當中關心、照顧的對象範圍先擴大一點。我們常常一開始
在生命的世界裡面已經畫定一個範圍,把生命的希望投資在幾個人身上,例如先生、小孩
,或者兩三個好朋友身上,面對熟悉的人,我們付出全部的生命。可是這裡的付出心態是
有問題的,一邊付出的同時,其實我們並沒有真正在愛他—還是在愛自已。我對他不斷的
投資、投資,以後就希望他要回報、回報,結果發現不是這樣子回報的時候,我們會覺得
挫折、痛苦。

  如果我們的生命只是鎖定在少數幾個人身上,這一生一定會活得很辛苦,到底要怎麼
樣子才能夠比較快樂呢?就是把你的生命對象擴大,擴大到今天所面對的、所會碰到的人
,都學著跟他做朋友、跟他交往的心態。我們要把只關心幾個人的生命開始擴大的時候,
開始會覺得困難,需要訓練,這個訓練可以從親人、朋友、討厭的人這樣不同的角色中去
擴大,從本來只關愛幾個親人,然後增加對這幾個以外的人的關愛,然後增加朋友的關愛
,最後的層次才是對你所討厭的人的關愛。

  我有一個朋友,他每次搭公車,就跟公車司機打招呼:「謝謝你!謝謝你!」一開始
,那個公車司機覺得很錯愕,因為現在社會已經不習慣人有來往,一個乘客上來是跟他無
關的,現在突然有個人跟他打招呼,他就趕快把臉轉過去,不敢去看他,後來公車司機開
始會面對著他,有一點尷尬地點一下頭,到後來那個司機終於對他微笑了。其實人性真的
不如我們想像中那麼可怕的,每個人都有他善的一面,值得我們去把它開發出來。儘量訓
練用自己的生命放一點光芒給別人,多關心別人,當下我們就會很高興,生命就會很有活
力。

  第二個法則,就是敞開你自己。人跟人之所以會有距離、會有陌生感,是因為怕受傷
害,我們常常把自己包起來、縮起來、保護起來,我們誤以為這樣就不會受到傷害。其實
我們包得越緊,越容易受到傷害。為什麼越容易受到傷害?因為我全心全意在注意別人有
沒有傷害我?全心全意在意我做這件事得不得體?只要稍微講一句話不得體,自己就很痛
苦,人家講話一不小心,我們也會受傷。簡單來講,就是太愛自己、太保護自己、太包裝
自己,結果,重重的包裝紙包裝起來,保護得好好的,然後還要拿條繩索把自己給綁好。
結果,其實越來越容易受傷,因為你全心全意要綁自己。所以,簡單的辦法:把這繩子鬆
開,把包裝紙拿掉,別人會跟你來往得更好,距離會更近。

  我們的老師日常師父,當他碰到什麼錯誤的時候,他就跟我們說:「上一次我弄錯了
,很抱歉!」並沒有換來我們對他的看不起跟輕視,反過來是換來我們對他的一份敬重,
覺得他是真心跟我們來往的,不見外呀!可以拉近你跟周遭人的關係。其實我們的生命是
不可能被別人傷害的,能夠傷害的只有我們自己。

  第三個法則,人跟人的相處要距離更近,來自於將心比心,也就是轉換立場、角色、
角度,常常用他人的觀點來看問題。人跟人之間互相距離會很遠,甚至會產生很多誤解,
都是來自彼此不夠了解,所以,就用自己的思想體係去看待別人,每個人從出生、長大,
每人的生命背景都不相同,即使夫婦結婚,在家裡面還是兩個單獨的個體,因為他們在各
自的家庭成長,如果不能夠認識對方的背景,就會產生很多的誤會,進而產生排斥。

  關心別人最簡便的方法,就是不要等著人家來關心,可以先去認識對方的想法,去傾
聽人家的世界;每個人都很希望表達他這個自我,真的很有意思,每個人都很喜歡把他自
個兒掏給別人,告訴別人:「我是怎樣、我是多苦啊!」但是,每個人都坐在那邊等,等
別人關心。我們不要做那個等的人,要主動去傾聽,主動去瞭解他人的世界。瞭解得越多
,以後跟別人相處會更順利;有一天當你把你的世界講給人家聽時,他就會很樂意去傾聽


  第四個法則,就是要發展出慈悲的心胸。慈悲的心就是主動地去關懷別人的生命、關
懷別人的苦樂。什麼叫做慈?慈就是給別人快樂。什麼叫做悲?悲就是拔除別人的痛苦。
中國人常常喜歡用慈悲,也就是西方所說的愛。
每一個人都希望追求快樂、遠離痛苦。但是絕大部份的生命,完全不認識什麼東西能夠讓
他苦,什麼東西能夠讓他樂。因為不認識,所以做很多錯誤的行為,導致離樂得苦。每次
想到這一點的時候,就會對很多人產生同情、憐憫,而不會產生憤怒、抱怨,或者很冷漠
地看待他人。

  能夠正確地幫助一個生命離苦得樂的方法,就是智慧,智慧和慈悲要結合在一起,有
的人是道理很會講,但是沒有慈悲心,這種人不算智慧。舉個例子:路上如果碰到有人賣
玉蘭花,有人就很憤憤不平地說:就是他們破壞交通秩序!他們這樣子多危險呀!我們千
萬不要買,買就會鼓勵這種行為!這個道理對不對呢?可以說對,也可以說不對,主要看
我們站在什麼基點來看待這個道理。

  我們想想看:一個人戴著斗笠,在大太陽底下賣玉蘭花,可能會碰到颳風下雨,他也
應該知道在路口賣,生命是很危險的,紅綠燈、遭到很多人的白眼、連車窗都不搖下來,
臉都往另一邊看。想想看,如果是你站在那裡,你會有什麼感覺?我小的時候去推銷過報
紙,知道當你走到一個人面前,那人把臉撇向另一邊的時候,那是很痛苦的感覺。現在我
們去想一想:賣玉蘭花的人為什麼願意承受這些痛苦呢?他可能需要錢。當你想到他為了
離苦得樂在努力、在奮鬥,但是有點缺憾的就是他離苦得樂的方法有點不太對。當這樣想
一想,你會覺得他好可憐哦!他很值得憐憫、同情,所以應該幫助他,所謂的幫助不一定
給他錢買玉蘭花,但是我們心裡面就不會很冷漠、很斬釘截鐵、硬梆梆地批評他。如果能
用柔軟的心情、用慈悲的心情,去體會每一個人都希望快樂,不要痛苦,這種心態就是大
慈大悲。散發慈悲的心,可以建立人跟人最好的關係,這是一個生命的能量,會大大地拉
近人跟人的關係的。

  如果你堅持相信生命是孤苦的,沒有人愛,那麼,你的世界很可能真變成孤苦和沒人
愛--因為你躲再陰暗處,太陽自然照不到你。


閒逛:----
英國心理學家:安東尼史脫爾,他曾著有《孤獨》一書,顛覆了尋常人們對於所謂親密關係的過度重視。(這書有中譯本,知英出版社發行,不知絕版了沒?)

史脫爾認為,人在孤獨狀態下,比較容易整合心理、靈性....等「內在訊息」,做為重新進入親密關係的充電和預備。

史脫爾其實強調的是一種更為均衡的生活,尤其對照今日大部份人們所過的生活,大都有著「感覺過剩」的問題,這是和強制性孤獨狀態下的「感覺剝奪」,剛好是另一個極端,都是不健康的!


如何發展與修補親密關係?
作者:李 瑟
前美國總統布希的夫人芭芭拉曾對衛斯里女子學院的畢業生演說:「你做為醫生、律師或企業領袖的職責雖然重要,但你首先仍是一個人。人與人的關係──配偶、子女和朋友,是你最重要的投資。在你生命盡頭,你不會後悔你沒有通過某次考試,沒有贏得某個生意,你會遺憾沒有花時間陪伴配偶、孩子、朋友或父母……美好的社會不是靠白宮,而是家庭。」

她一語道盡人生的精髓,許多醫生都發現,生命垂危的人,談的全都是與親人、配偶的愛與關係,而不是公務。即便健康的尋常人也一樣,就如同歐寧胥醫師在《愛與生存》書中所說的,任何提升親密關係的方法,會引我們找到更大的快樂和癒合之道;任何可引發孤獨寂寞的,都會讓人受苦、罹患疾病。

良好而親密的人際關係是身心靈整體健康的基礎,身體分泌快樂的荷爾蒙──腦內啡,使人舒暢,增強免疫系統的理論,已廣為世人所知。關愛與被人愛不但是一種有力的醫藥,而且是人生幸福的泉源。

一個多月找一個「字」

但如何愛人與被愛,很多人卻覺得陌生。作家柏楊最近透露一個親身故事,去年他舉辦「我愛的人在火燒島上」音樂會,以告別40年的白色恐怖,由藝術家李蘇雨製作音樂會的海報,要在一個月時間內,從千百張古碑帖中找出「我愛的人在火燒島上」九個毛筆字,所有的字都很容易找到,只有「愛」字卻很難尋覓,雖說是一個多月找九個字,但事實上,最後李蘇雨全副精力卻都在尋覓一個字──「愛」。

柏楊不禁感慨萬分,他半質疑也半是評論地說:「真的在我們傳統文化中,『愛』這樣不重要?還是我們生活中缺少『愛』?還是我們沒有能力表現出我們的『愛』?」

文化傳統疏離親密關係

「中國人不習慣親密,中華文化強調尊敬而不是靠近,」東海大學社工系主任彭懷真觀察指出。

的確,中華文化裡把君臣(現代是長官部屬)、父子、夫婦間的人際關係分為上下,而不是平等的關係,而且彼此之間先談「敬畏」,然後才是「敬愛」,而且「敬」一定在「愛」之前,如此造成對愛的定義既要距離,而且還「愛你在心,口不可開」。

不論是長官部屬或父子、夫妻,每天相處時間既長且緊密,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人談到父親與長官,多用「敬畏」、「敬愛」來形容。而且大多數的父親對孩子,以及老闆或長官對部屬,常用責備與「不打不成器」來表達關心,稱為「愛之深責之切」。

總是沒時間做重要事

「我的爸爸是典型的家長,一臉冷峻肅穆,我們與媽媽在他面前連呼吸都不敢大聲,吃飯時全家人冷漠地看電視,不交談,眼光也不交集,偶爾說話都用命令式,從不重視孩子真正想法,我們也懶得跟他辯解……」這是報紙親子徵文的一篇文章。

「我阿爸就像李登輝那樣啦,受日本軍國教育的啦,很兇,嘴都很往下撇的那種。我們到現在四、五十歲了都還很怕他。」這是一位計程車司機閒聊的片段。

除了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還有人是不願主動接近人。如將人際網絡畫成同心圓,從核心的自我到第二圈的家人,以迄一層層外推到較外圈的社交應酬,很多人傾向將大部份的時間給外圈的人,而吝於時間留給自我與親人,總覺得「等我忙完,總會有時間」。但不幸的是,往往在生病或生命時日無多時,他才驚覺「重要事沒做」。

主張「要事第一」(first thing first)的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等暢銷書作者,被《時代雜誌》評選為全美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就說:「世界上最不幸的事,就是你生命中重要的事被推到後面的位置。」

他舉一則引起美國人討論的電視廣告為例,說明很多人犯的錯誤:

小女孩走向在萬用手冊上振筆疾書的父親:「爹地,你在做什麼?」

他頭也不抬地說:「寶貝,我只是在做些計劃,整理東西,計劃要去拜訪的人、要去做的重要事情。」

「爹地,你的冊子裡有我嗎?」小女孩問。

「家庭是社會的基石,是內心充實的最大源頭,人生最重要的事業在於家庭,」柯維大聲疾呼。

愛是一個動詞

歐寧胥說,愛是一個動詞,並非必須去愛,而是選擇去愛,不論我們多麼想要愛人,如果不實際去做,也就無異於選擇不要去愛。過年休假,是修補,並從而發展與自己、配偶、父母、兒女,以及同事親密關係的好時機。

養寵物則是人類與動物之間的親密關係,彼此關愛、不求回報,與寵物在一起,毫無拘束地享受人與動物間樸素真摰的情感交流,沒有名利、地位的利害關係,心裡有一股說不出來的輕鬆愉快。

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的心扉開敞或是關閉,要活在愛中,靠近親密和癒合;或是恐懼中,走向孤獨和受苦。關鍵除了給時間,還在乎相處時的品質。鍾鎮濤唱的「相愛容易相處難」,多少反映了現代人在與別人相處時的困頓。

如何有品質的相處?首先要學習「雙贏」思維,你好我也好,建立「我們是站在同一邊」的溝通方式。在這裡有很多的自我反省與自重自制。其次才能做到尊重別人。

建立「我們是站在同一邊」的溝通方式,有三個原則:

1.將自己的感覺,直接清楚地告訴對方
2.仔細聆聽對方的感覺
3.記得用同理心、同情心和關懷的態度,來了
解對方的心情

我們是站在同一邊的

用了解與尊重,與人相處,結果使自己好、別人也好的成功例子,當屬知名的企業經理人亞都飯店總裁嚴長壽。

嚴長壽年輕時在花蓮當兵,初期不適應老兵脾氣暴戾固執,以及同齡新兵的混日子,他就趁操練的空檔,帶著手提唱盤獨自到海邊聽音樂與浪潮,卻不知無形中給人冷漠高傲的印象。有一次連上臨時集合,同袍沒有一個人來叫他,他被判「傲慢、不服從」關禁閉。

試著調整自己

覺得屈辱之至的嚴長壽決心調整自己,「不是使自己變得油腔滑調去討好環境,而是從另一個角度看待周遭的人,」他在自傳中述說,

他試著了解老兵的無奈與小兵的無聊,老兵沒有家,階級是唯一的成就感、權威是唯一能使別人敬重他的方式,嚴長壽不再「躲避」他們,而改為「關懷」他們,每次歸營就帶回家裡的滷味與母親的家鄉應節小菜,過年過節也陪他們話家常。

他也與同齡小兵分享音樂心得,偶爾也喝酒聊天。半年後他不但突破心理障礙,並且成為部隊中受歡迎的人物。

有很多的事,有時無關乎對或錯,而關乎「說的方式適不適當」,這是智慧,也是尊重。如果心底有愛、有尊重,就會樂意學習用尊重對方的方式來相處,彭懷真指出。

在這種思考方式下,與人相處,甚而是與可敬畏的嚴厲上司相處,都可以有親密的時光,因為總會先觀察對方有什麼好事可以拿來說,往快樂的、美好的、正面的事先講,建立了「我們站在同一邊」的感情基礎後,其它事情的溝通就容易得多。

勇於和對方相處

不過人際相處最難的是,當情緒上升衝動時,「如何說正確且適當的話」。作家曾陽晴用炒蛋的故事示範。與其說:「你最自私了,每次炒蛋都要加鹽,有沒有替別人想一想…」矛頭都指向對方,「溝通」變成鬥爭大會。

不如說:「我知道你喜歡吃加鹽的,可不可以這次吃加醬油的,我很喜歡吃那種味道。」把對方的感覺放前面,是尊重,比指責好多了,然後把自己的感覺清楚直接地說出來。

「指責別人,永遠是斷絕溝通之門的最快方法;而反省自己、尊重別人,卻是婚姻長久的不二法門,」曾陽晴說。這個原則也可用在職場與親子間。

人際關係不是繼續「只做自己」,而是勇於和對方相處,試著了解對方的味道和獨特性,也不刻意委屈自己,因而終究做到了「你好我也好」。


有情人間---親密與孤獨
楊 蓓◎

真正擁有孤獨的人,能夠真正愛自己;能真正愛自己的人,才能擁有更無私的愛。
每個人的情緒背後都有故事

多年來我在教學之餘,也從事許多關於心理方面的工作,所以我會留心觀察周遭的人是如何在過日子。不論是從自己專業所學的理論、學派,或是多年來跟隨的善知識以及修行的體驗,我發覺每個人的生活態度所呈現出來的現象,雖然是各式各樣、五花八門,但是這些心情的投射背後,是有規則可循的;它們所反映的正是人的內在狀態。

我們周圍的人常會出現情緒低潮的反應,像是受挫、沮喪、憤怒;而每個人的情緒背後都是有故事的,可能是失戀、工作不順利、捱罵、孩子出狀況、家人生病、往生等等。從表面上看來,情緒低潮是由於種種事故所引起,因此事發之後,人們便會想盡辦法去處理──像是生病的則希望他好過來,行為不檢的便希望他能夠改正??用盡各種方法在事情、事故上尋求改變,在這個背後是有個假設,就是希望事情可以不要發生,如果可以還原,回復到我們所認為的正常狀態,我們的壞情緒就可以消除。

人必須學著去面對孤單

我有個朋友在情感上碰到挫折,心情非常低落,生活秩序全亂,她在這時能做什麼?去把男朋友拉回來嗎?拉回來可以,但心中會有恐懼,擔心下次再發生同樣的事情,於是不安全感跑出來了;如果拉不回來,採取「以時間治療一切痛苦」的方式來處理,此時若有家人、朋友陪伴,傷痛的時間會縮短,但無論如何,失落的情緒依然會存在。

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她告訴我:「我覺得這件事應該慢慢過去了,可是一想起他,我的心還是會痛,我發覺真正受傷的是我的心,最難痊癒的是我的心。」有人勸她去交新男友,於是她開始約會。隔了一段時間,她問我:「雖然開始約會了,但老覺得心裡頭有個部份是空的,為什麼?」我說:「因為那些人都沒進到妳的心裡頭。重點是妳的心安不安穩,問問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她聽進後面這句話,有一天她說:「我做了個小小的試驗:我去跟別人約會時,看看自己心裡到底在想什麼。我發覺自己像兩面人,檯面上是一個很友善、很可親的女性;但一有空檔回頭想想自己,卻又發覺檯面下的自己,即使在約會都覺得孤單。其實人常常是很寂寞的!寂寞真的無法排除嗎?我現在很懷疑之前的戀愛經驗價值在哪裡?是有一個人全心全意照顧我、陪伴我?還是有個人真正進到我心裡頭?」

我問她:「談戀愛真正讓妳滿足的是什麼?缺乏的又是什麼?」她說:「我覺得缺乏的是在過程中不是真的被瞭解。雖然他照顧我、包容我、陪我說話,我有對象可以發脾氣,但他是不瞭解我的;只因他是我的男友才願意做這樣的事情。」她又說:「一個人要瞭解另外一個人真不容易啊!我發現我希望被別人瞭解;我發現我孤單、寂寞;我發現心痛的背後是因為我沒有真正被瞭解、被接納過。我活了這麼久,好像到今天才認識自己!可是我必須學著去面對、去接受孤單,否則當我寂寞時,我會需要這個、需要那個,那日子就更難過了。」

接著我跟她講另外一個故事。有一年我在學校上課,有一門課是教我們要往自己內在世界去了解。不到二十歲的人要他了解自己是很痛苦的,因為他們生活注意力99%都在外面,把注意力拉回課堂是很痛苦的。當時班上學生就起爭辯,有人認為老師希望學生做柏拉圖,但有的學生希望做豬。偏要做豬的學生認為讓我去看、去聽、去想,會讓我很痛苦,我乾脆不要聽、不要想,你叫我做什麼,我就做什麼,叫我交報告就交報告,想這麼多照樣無解,反而讓自己很痛苦。從這裡我可以看出,想做豬的學生的理論是不要認識自己,因為認識自己很痛苦;希望做柏拉圖的學生則認為人活著無法做豬,因為「人」會聽、會想、會看。

其實,人一輩子都在學習如何和自己相處,而這大概是最困難的一件事,同時也牽涉心理學中一個重要的過程,就是「轉化」,也就是「改變」。我們常以為改變是在一瞬間發生,至於何時發生則不得而知(開悟則是最奇特的改變形式);而實際上,人的改變是逐步的,有蛛絲馬跡可循,常是走了一段時間之後回頭看,才發現自己經歷了改變的過程。

這個改變的過程,由親密與孤獨的角度來看,會發現自己從未瞭解過自己,所以人在親密的需求上,常常會有錯誤的訴求。錯誤的訴求是因為我們的注意力放錯了;就角色而言,人出生時,成為家庭的一份子,於是有了一個角色,成為別人的兒女或是兄姊弟妹,並開始與親人產生互動模式。這個互動的模式有二個層面,一是角色上的互動──別人怎樣對我,我要怎樣回應;另一個是內心的層次──別人的對待,使我心中有滿足或不滿足的感覺出現。這個層次通常看不見,而在某些狀況下出現,例如壓力很大、哥哥欺侮你氣得不得了,這時內心的感受就會冒出來。

從一出生,大環境就給我們的角色行為一定的規範作用,讓我們學習如何生活在人的世界裡。從和家人、朋友、同學相處,再把角色行為關係帶到社團、職場、婚姻裡,一環一環地層層角色不斷地增加。說來人是很能幹的,因此在角色學習上很自動化;此外,由於人是活在社會文化的範疇之內,所以處處有訊息告訴我們角色要如何扮演。然而內心的層次,卻也從未消失,隨著角色扮演愈趨複雜,不但表面的角色得扮演好,心中的感受也得兼顧。在現代社會中,良好的人際關係很重要,而良好的人際關係和角色扮演息息相關,除了要把外在角色扮演好外,內心感受也得顧及,二者之間雖一裡一外,但是關係很密切。

假設你在家中排行老大,不負父母的託付,是弟妹們的榜樣,功課好,同學也喜歡你;畢業後到工作場所,也是工作認真,人緣好,還升了主管??一路上大家都給你讚美、肯定,你也的確把外在角色扮演得很好。但是,想像一下,等你嚥氣那一刻,你會對你自己很滿意嗎?我想很多人會搖頭。

我年輕時常演講「良好的人際關係是什麼」之類的講題,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很無聊。無聊之處在於社會現象何其多,何必要在「角色行為」這個主題上打轉?表面上是切中別人的需要,也正好發揮自己的所學;然而即使今天我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但等我嚥氣時,我會對自己滿意嗎?我也會搖頭!因為我還缺少內在世界真正想要的;這與外在世界的追求與滿足仍有一段差距。

我們對待自己的角色行為,有時會誤用一些錯誤的處理方式,以為只要把外在角色扮演好就天下太平了,可是事實不是如此。我們常常活在「別人滿意,我就滿意」這個假設之下,把99%的力氣放在「讓別人滿意」上,但內在世界的孤單寂寞卻始終存在,對自己也未必真的感到滿意。當我們角色行為扮演得不夠好,別人對我們不夠滿意時;當希望得到肯定、讚美卻得不到,失落感浮現時,寂寞孤單的感覺就出來了。這是非常重要的感覺,長期以來我們都把它放在一邊不去看它、不去理它;可是寂寞孤單怎會是你不看它、不理它,它就不存在了?

寂寞孤單生來就存在

寂寞孤單生來就存在,原因是人在母體內覺得與母體合而為一;但事實上,相連只有那根臍帶,所以人是在依賴的狀況下,因為要存在,所以必須依賴。可是從心智角度上來講,人是獨立的。那根臍帶給予人充足的養分,只是為了滋養生命體;在滋養生命體的過程中,心智的發展雖受環境的影響,可是生命體仍保有自己的獨特性,這在心理學上稱為「生來的焦慮」。「生來的焦慮」就是當一個人的臍帶被剪斷,從母體出來時,充分感受到不能再依賴而必須獨立,可是本身又沒有活下去的能力,於是感到焦慮。這個生來的焦慮,後來會漸漸延伸至我們的角色行為。所以「生來的焦慮」,就是當臍帶被剪斷,必須獨立而不能再依賴時,那份孤單寂寞的感覺。

可是大部分的人都忽略了這個部份。這幾年來心理學界開始重視這個部份,因為他們發現早期不停鼓勵人們建立良好的關係,以為人的需求和滿足可以在這裡面完成;可是實際上人們並沒有因此變得更快樂,因為他們忽略了人在形體以外,心智獨立的部份。這部份從離開母體時就是孤單的、寂寞的,可是因為那時還是個沒有能力獨自生存的個體,必須仰賴外界才能存活,所以產生了焦慮。爾後這個焦慮進入我們的角色行為裡,讓我們產生了錯覺,以為要把外在角色行為扮演好,才可以解決焦慮,所以當角色行為不如意時,隨著「生來的焦慮」而起的孤單寂寞就浮現了!

所以我們多半會認為,一個人如果要成功就需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再加上社會文化、倫理道德等種種交錯運作的配合。角色行為如果是完善的、滿足的,就可以在社會上得到讚美與肯定;這時即使心裡是孤單的,也只能自己回家偷偷地哭。於是,一個人很難面對巨大的社會評斷,他沒有辦法在眾人面前哭著、喊著說:那我的孤單寂寞怎麼辦?所以人就只能麻木地活下去。

我經常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對待自己那份無法被攤在陽光下討論,只能深藏在心裡的寂寞和孤單?有一段時間我在思考這個問題,我相信這和我自己的投射有關。走在馬路上,我很難看到幾張滿足的臉,過往行人的臉不是疲憊,就是無聊,要不就是嚴肅、面無表情、呆若木雞;開心的只有小孩子!當時我心想,正因為我覺得孤單寂寞,所以我看到這些人也很孤單寂寞。

的確,在我的某個部份也有孤單寂寞,可是孤單寂寞真的是負向的嗎?在我生活的習慣中,我常常在尋找可以單獨的狀態。譬如去上課或演講的路上,我可以自己一個人感覺一下現在的狀態,腦中在想什麼?在講完課、演講完後,我可以自己一個人慢慢地走回家,讓自己安靜、沈澱,使元氣慢慢地恢復。這些空檔對我而言非常珍貴,我其實太有福氣了!因為我要求自己有單獨的時間,而我也可以做到。那麼,我在路上看到的路人,或是周圍的親人、朋友、同事、學生,他們又是如何面對自己孤單寂寞的部分呢?

親密是一種角色行為

有一段時間,我特意提出這個話題,結果發現對方的反應都很有趣。他們會突然間臉一沈,好像被丟到了深淵之中,必須面對自己不願看到,且令他很不舒服、不愉快、很落寞的東西。我發現社會對於「人的孤單寂寞」的評價非常負面;但在我身上正好相反,如果我有機會可以孤單寂寞的話,我會非常開心。當我發現別人對孤單寂寞多持負向看法時,我開始回頭認真地思考相關的種種問題。其實對孤單、寂寞的誤解,根源於我們無法在面對孤單寂寞的同時,又把孤單寂寞視為負向,所以就不願去看這個部份,於是便掉到我們原有的模式裡,不停地追逐良好親密的人際關係。所謂「親密」,實際上就是一種角色行為,我們絕少真正地探索在角色行為裡,我們感到不足的是什麼?也不太去面對我們的孤單寂寞是什麼?因為認為它是負向的、不好的,於是就把它給剔除掉了。其實,如果我們可以暫時丟掉對孤單寂寞的負向評斷,就可以接受人活著時的孤單寂寞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其實是被整個社會環境所制約了,一方面無法真正面對自己的孤單寂寞,另一方面追求的又並非是有價值、正向的人際關係。花了那麼多力氣而不著邊際,當兩方面都落空後,憂鬱症就很難免除了。如果我們能把孤單寂寞的負向評斷暫時去掉,就能真正去看看孤單寂寞裡面是什麼。其實孤單寂寞跟角色行為的不滿足是連在一起的,這就是為什麼角色行為不如意時,孤單寂寞就會浮現的原因。當孤單寂寞浮現時,如果我們排斥它,我們的心便會再度回到角色行為上糾纏。

以婆媳問題為例,有人問我:「婆婆明明對我不好,我這個媳婦該怎麼辦?」從前聽到這類的問題,我會無知地跟對方說:「你就對婆婆好一點呀!看她喜歡吃什麼,巴結她一下。」其實這個建議只會讓她掉回到原有的角色行為裡糾纏,短時間雖然有效,但長期來看,她心裡會覺得缺少了什麼,尤其當婆婆沒有任何預期回應時,這時不僅孤單寂寞浮上來,連憤怒也出現了。這是一種情緒輪迴,人會在裡頭纏繞不清。

現在我會有比較不同的看法,我會建議她先問問自己:為什麼要把這角色行為扮演好?希望得到的是什麼?在角色扮演好當中,希望獲得的滿足在哪裡?孤單寂寞的部分要如何處理,才能得到真正的滿足?以這個例子來講,在中國人的家庭裡,媳婦被婆婆肯定是極崇高的價值,因為在中國文化中,「婆婆」象徵著家庭中是最難纏的人,為人媳者若能讓婆婆感到滿意,表示她很能幹、很有成就,家族的人都會稱讚她;可是如果無法讓婆婆滿意,作媳婦的就會開始生氣、憤怒、失落、沮喪。

我一直使用「孤單、寂寞」兩個詞,而沒有用「孤獨」這兩個字,是要刻意區隔它們的不同,區分孤單寂寞對我們是負向的,孤獨則是正向的。人若能掌握寂寞孤單裡是什麼、角色行為中不滿足的是什麼,兩者合併去看、去接受,寂寞孤單的感受就會有所改變。其實心理諮商、治療、輔導,不過是透過專業人員陪伴,去看內在世界的變化;從主觀、客觀的角度去分析、瞭解、接納自己。如果人們能夠接受現況,就會發現事情改變了,至少自己的心變了,這就是前面所提的「轉化」。

將寂寞孤單轉化為孤獨

寂寞孤單要轉化為孤獨,就必須要把心裡頭覺得不滿足、寂寞孤單的部份拿出來看。看的方法很多,然而真正要看的是為什麼我會寂寞孤單?為什麼我會把全部的力氣放在角色行為上?一個作媳婦的可以接納自己「只要把婆婆擺平我就很有成就感!」當她這樣說、這樣做的時候,其實她是充分地瞭解自己、接納自己的。

接下來要問的是:「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人在角色行為裡希望獲得成就感,是因為有愛。因為愛先生、愛家庭、也愛自己,所以作媳婦的認為只要能扮演好各種角色,讓大家都滿意,愛就能得到歸屬。我們希望孩子照著我們的軌道去走,因為這樣子我們的愛就有了歸屬。我們把我們的管理當作是愛,把我們指定的方向當作是愛;如果孩子沒有照著我們的話去做,我們的愛就會失落,失落感就會把我們帶回到寂寞孤單。其實這樣的愛是很狹隘,也很單純的,我希望付出,我也希望得到肯定。藉由這份愛,或稱之為「親密感」,我們的角色行為得到了力量;試想今天若沒有這份愛,還有誰願意為孩子、配偶、家庭付出這麼多?

接下來我要問:「只有親密感就夠了嗎?當你覺得可以愛、可以被愛、覺得被瞭解、被接納就夠了嗎?」有人可能夠了,有人可能不夠;不過比起各種角色行為的滿足,這部分是要容易滿足得多了。到了這個層次,人的滿足大概佔了99%;然而剩下的1%,恐怕更難看出它的寂寞孤單。

我要再問:人的愛、付出、被接納、瞭解,這些真的能夠讓人滿足嗎?我認為不容易!因為一旦要去滿足這些,勢必就要掉入與人糾纏的陷阱裡。從功利的角度來看,人的孤獨是要平衡內在心理的需求,如果我們要得到被接納、被肯定、被瞭解的滿足,就必須要付出這樣一個平衡,因為當人從寂寞孤單轉化成孤獨時,那一份孤獨的感覺就是──我擁有我自己。

人們常把自己散到四處去,散到角色行為裡頭去,讓自己成了四分五裂的人,以為只要用心經營每個角色就能感到滿足;然而這是不夠的,如果你只把自己丟到角色裡,全心全意去滿足別人對你的期待,藉以得到肯定,你已經失去了自己!

不久前我受邀到臺北刑警大隊演講,我所面對的聽眾,是全臺北市最TOP的刑警,由於他們有許多要務在身,要他們坐在椅子上聆聽演講,簡直是對他們的刑罰。在演講當中,我聽到他們一些心聲,瞭解他們的工作狀況。我聽了很難過,難過人為什麼老是這麼放逐自己,把自己丟在角色之中?即使一天二十四小時,僅有一分鐘時間可以安靜地想想:今天有沒有為自己做一點點事情?僅僅一分鐘,就足以擁有自己。在這一分鐘裡,老老實實告訴自己:我和我自己在一起!如果能擁有自己,往後的日子會好過點。

孤獨的感覺是擁有自己

人如果長期把自己丟到外在角色中,會被扭曲得一塌糊塗,到那時再想把自己找回來,將會相當費力。當孤獨擁有自己,當你能夠很輕鬆、自在、安然地和自己在一起,那會是非常大的享受;雖然面對自己的孤單寂寞是負向的、難受的,可是它和孤獨之間僅有一線之隔!那一線之隔即在於你是把自己丟在外頭,還是把自己收回來和自己在一起。

演講中我也和刑警們談到,人們常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其實那是放逐;去酒廊喝酒、搞外遇,只會讓生活掉到一個更不穩定的狀態,甚至成為惡性循環。所以一分鐘的要求是希望人們能夠一點一滴地練習把自己收回來,擁有自己。

包括前面我提到的朋友,她的戀愛就是把自己丟給另外一個人,喜怒哀樂對方全要負責。這樣的戀愛,在我看來,和那些刑警的「身不由己」是一樣的,就是把自己丟出去,沒有自己,別人要替我負所有的責任。冷暖、心情等種種都要照顧好,否則不是好的戀愛對象;這種心態在婚後仍會延續,如果對方沒有把我照顧好,就表示他變心了,他不是好的結婚對象。

對自己負責任才能擁有自己

說來實在荒謬!心在自己身上,好、壞都在自己身上,為什麼要別人負責呢?這心態一開始就錯了,結果讓我們一路走來跌落到孤單寂寞裡。當你把自己丟出去讓別人來負責時,你想想看,你放心嗎?這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作法;也因為這樣不負責任,於是我們更無法擁有自己。

真正的愛自己是把自己的心一點一滴收回來,擁有自己。一個人要平安、和諧地面對自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因為這需要克服許多角色行為上正向或負向感受的糾纏;要面對原來的孤單寂寞;還要把價值框架慢慢丟掉,才能回到「我跟我自己在一起是平安、和諧」的狀態。

人在孤獨中的平安、和諧,不是一蹴可幾的。人要一路慢慢體會過來,看見自己的角色行為是這樣的無我、看見自己被丟在外頭、看見自己在默默承受負向的情緒,這才發現,原來孤單寂寞一直是存在的!這是內在自我一路轉化的過程,是不停地觀看、反省、分析的結果。一路走來,內在的平安、和諧會一點一滴地浮現,這時孤單寂寞就有機會慢慢轉化成孤獨。

真正擁有孤獨的人,能夠真正愛自己;能真正愛自己的人,才能擁有更無私的愛。當一個人不再把自己放逐在外頭,不再把自己的喜怒哀樂拿來要求別人負責時,他會變得更有能力去愛,他生活周圍的人都成了菩薩,會在他的身邊幫助他走過內在轉化的道路。

假設妳有個惡婆婆,妳不愛她,妳就可以抓住這個「不愛」一路探索:我為什麼要愛她?我希望得到什麼?得到了是什麼感覺?那個感覺和我想要的之間有怎樣的關係?一路探索下來,妳會發現原來妳多麼希望做個好媳婦、妳多麼希望別人認為妳是個好媳婦。慢慢地,妳發覺這些需求可能得不到滿足,因為一路的觀察、分析、反省,並不表示事情就會圓滿;可是過程中自己會有所改變,這就是轉化。

一路看下來,妳會看見自己心理上被糾纏的部份。若是接受了自己,妳會承認: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我是多麼需要別人的肯定,尤其是婆婆,因為這代表我在這個家庭的地位!當妳藉此發覺自己的需求時,妳會發現,其實在很多其他的角色行為中,也有相同的需求存在。

一路看下來,妳愈來愈能夠承認「我就是這樣的人」,這是接納的階段。這時,人的心境會變,開始能夠一點一點地放掉。我們常講「放下」,唯有慢慢地修,才能一點一滴地放下,才能肯定自我,肯定「我就是有這麼多需求的人」。

這時,會有個很重要的變化,就是妳看待的對象,例如婆婆,她似乎改變了!其實不是她變了,而是妳變了。如果衝突、對立的兩個人,其中有一方換個位置,那麼再看待對方時,對方也會改變。所以這裡是妳把位置改變了,於是關係改變,這個人也跟著變了!有些人可能會誤解,認為只要接受現狀就好了,反正「我就是這樣子嘛!」這樣的語氣有點自暴自棄,其實這不是真正地接納自己;這也不是放下,而是放棄。「放棄」裡頭並沒有轉化,「放下」裡頭才有。

當轉化發生時,人們會發現自己是個有缺點和優點的人;當這個有優、缺點的人發現自己還要在世上活下去時,擁有孤獨的良機就出現了!他如果能自我肯定,接受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人;他如果能善用自己的生命歷程,以彰顯他活在世上的道理,這麼一來,周圍的結緣都變成善的了!因為心變了,對緣分的看法也變了,所以惡緣都能轉成善緣。

擁有孤獨就擁有愛人的能力

一個擁有孤獨的人,就擁有愛人的能力。這樣的愛由於已剔除了許多私情,所以在面對不良的、不夠親密的人際關係時,就會更有能力去克服問題。若想做個愛自己也愛別人的人,我們就一定要擁有孤獨。擁有孤獨不是可怕的事,甚至是很美妙的事,它會令人感到自己是頂天立地、獨一無二的;是有缺點,也有優點的人;是能充分開創自我存在價值的個體。走出親密與孤獨的轉折,人就會愈來愈快樂!一個人擁有孤獨時,他所做的每件事情的意義,自己心裡都會明明白白;爾後,這意義還可以創造更多的意義,如此一來,人活著就更有價值了!

(楊蓓老師現任台北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副教授,為美國田納西大學教育心理學博士。平日授課之餘,亦協助企業團體做溝通、領導的訓練課程,為一理論與實務兼具的學者。

回應
前往討論版 | 跳頁 :
健身房首頁文章佈告欄BBS訓練與比賽動作資訊會員相關功能鐵克起源與聲明聯繫我們 | Xmall購物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鐵克健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