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台北市 磅數 436磅 發文 401 註冊 2006/5/17 量級 中量級 ★★★
|
每個企業都知道要創新,但如何創新?絕不是回學校去。創新需要動力、需要刺激,最好的刺激就是企業的瀕死經驗。
深入報導
沒 有人可以否認我們已經進入一個全球連結的新時代。全球有超過十億網路使用者,科技與技術逐漸統一在開放的標準下,企業也進入跨國水平連結模式。這代表了創新未來應用的層面會更開放、更跨領域、更全球化,當然也更需要合作,創新將來自於四面八方,就連我們改變的方法都在改變。
從外、從下尋找創新源頭
根據IBM二○○六年的CEO調查,多數執行長創新的源頭依序是:自己的雇員、合作夥伴,以及直接來自於顧客。換言之,企業需要向「外」(合作夥伴、顧客),並且向「下」(雇員)尋求創新。
令人驚訝的是,這和一般我們所認為的創新源頭,比如說研發部門、顧問團、學院或實驗室,大相逕庭。事實證明絕大部份的創新並不是來自於公司的研發部門,而很有可能來自其他地方。以我自己來說,我做的事情就是傾聽所有人的意見,因為每個人的意見都可能是創新的契機。
企業領導者需要從更大的角度來思考創新,也就是說,創新不只是產品與服務的創新,也有可能是工作流程的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甚至是社會的創新。長遠來看,後者創新的價值將遠大於前者。
每個企業都知道要創新,但如何創新?絕不是回學校去,我認為創新需要動力、需要刺激,最好的刺激就是企業的瀕死經驗(Near Death Experience)。看看這個例子,IBM發明了硬碟,然後離開了這個產業;IBM發明了DRAM,現在也離開了這個產業;最後IBM發明了個人電 腦,但依然離開了這個產業。
為什麼?因為這些部門對IBM來說已經沒有價值了,它們需要耗費我們太大的氣力才能進步。你必須學習放棄,常常我看見很多企業把現有的成果抓在手上,結果一事無成,創新需要學會放棄。
你必須經常回過頭去思考真正的價值在什麼地方,因為對企業最殘酷的狀況是無關(irrelevant)。那是不管你的產品好不好,你的消費者都不想要,他們不想要是因為你的產品與他們無關。
二十一世紀需要什麼樣的人才?企業需要獨一無二的技術人才(Uniquely-skilled people)。我不想要「I」型人才,我想要「T」型人才。這兩個詞彙大概只有我自己這麼稱呼。I型人才是非常了解某個單一領域的人。舉例來說,工程師雖然非常了解他領域中的專門技術,但除此之外他一概不知。
T型人才則同時具備對技術、產業與商業模式的廣泛了解,但仍擁有自己的專業,所以他們的學術背景可能是跨領域的。T型人才懂得開放(openness)、合作(collaborate),並且以全球為思考單位(think globally)。如果你是一個T型人才,我相信你已經在未來潮流中占有優勢。但要成功培養出這樣的人,則需要業界、學界以及政府的合作。
現今的領導者,應該教導年輕人兩件事:現實與希望。讓他們知道真實的狀況如何,以及他們可以朝什麼方向去努力。以印度為例,我每次去印度都感到相當驚訝,在這個幾乎沒有基礎建設的國家,竟然可以誕生出這麼多高科技人才。這些人知道自己國家的缺乏,國家的現實擺在眼前,國家缺乏的東西,他們就向外尋找 資源,學成歸國後讓印度科技產業蒸蒸日上。
全球化的機會就是沒有人有主導權,甚至是傳統產業,只要回頭去檢視自己最重要的核心價值在哪,其他的部份都可以改變。
未來全球整合型企業(Globally Integrated Enterprise, GIE)將更往地方市場發展,而人才也將重新分配。這時速度就非常重要,你必須掌握機會將創新資本化、商品化,而產官學界也需要更積極的合作。最重要的是,開放性合作才是創新和成長的關鍵。最終,我們每個人都可以是創新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