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45933.1磅 發文 22647 註冊 2001/6/2 上 量級 超超重量級 ★★★★★★★
|
http://www.yses.chc.edu.tw/hel18.htm 急性肌肉傷害
一、分類:
1、肌肉挫傷:肌肉直接被外來暴力撞擊到所造成的肌纖維斷裂及出血。最常發生在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其次是小腿後方的排腸肌及上臂的肱二頭肌。
2、肌肉拉傷:肌肉本身的收縮不當所造成的肌纖維受傷。
二:臨床三種基本診斷型:
第一型、「肌肉完全斷裂」:
斷裂處會凹下去,而兩端卻鼓起來、此種傷害並不會很痛,主要的苦惱是肌力的喪失及外觀的變形,如果不再意外觀的變化,且能接受適當的肌力復健,則並不一定需要手術。
第二型、「不完全斷裂所造成的間質性血腫」:此型肌纖維、肌膜、血管受損,血液會延著重力的方向流,因而造成別處出現紫斑或瘀血的現象。表面看起來很嚇人但復原比第三型快。
第三型、「不完全斷裂所造成的肌肉內血腫」:
雖然出血量不是很多但全積聚在肌膜內,使其壓力增加,導致一壓到或收縮此肌肉時會產生劇烈疼痛。此型復原很慢。
二、急性受傷之處理:
1、立刻休息、冰敷、用彈性繃帶壓迫並抬高患部:
冰敷的方法可用冰塊、冰袋、冰毛巾、冷卻噴霧劑任何一種都行、但重要的是不要造成凍傷。
2、約24-48小時之後,血腫不再繼續擴大時,可在不痛的範圍內活動。
3、配合適當的熱療、水療或按摩,可加速血腫的吸收。
4、逐漸增加肌肉得活動度及延展度:
復健運動不宜操之過急或做得過度,斷裂的肌肉不宜在四週內作被動性的過度伸展,也不可運動到產生疼痛的現象,以免產生新的出血。復健治療需持續三個月以上並將之當作日後熱身運動的一部份。
----------------------------------------
當發生運動傷害時,應立即停止運動、立刻休息,同時在受傷部位進行冰敷、用彈性繃帶施行壓迫性包紮、並抬高患部。
休息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疼痛、出血或腫脹,以防傷勢惡化。壓迫和抬高也是為了止血止腫。冰敷除了上述作用外還具有止痛鬆筋的效果。
急性運動傷害的「R、I、C、E」原則:
R (Rest): 休息。
I (Icing): 冰敷。
C (Compression): 壓迫。
E (Elevation): 抬高。
冰敷的方法:
1、受傷後愈早冰敷愈好。
2、每次冰敷的時間為10-15分鐘最多不可超過20分鐘。
3、間隔5-10分鐘再冰敷一次。
4、若使用乙基氯化物噴射時,可能使皮膚溫度降到攝氏四度,因此發生凍傷的機會較高,要注意。
若已產生腫痛瘀血時: 使用「冷熱交替式水療」,其方法如下:
先將患部浸在攝氏38-40度,不痛的範圍內活動4-6分鐘。
立刻改浸在攝氏10-16度冷水中1-2分鐘。
再回到熱水中活動(如1所述)。
如此冷熱交替各做5次。
最後一次須浸在熱水中。
完畢後將患部抬高,活動5分鐘,後綁上彈性繃帶。
以上1-6為一次完整的(冷熱交替式水療),每天做2-3次後,約1-2周可完全消腫。
運動時產生疼痛時: 使用輔助性復健療法---(冰塊按摩):
做完充分的熱身運動後,開始輕度的運動,逐漸將運動量提高,直到疼痛開始出現時立刻停止,改用冰塊直接按摩疼痛部位時間可由5-20分鐘視情況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