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屏東縣 磅數 300.8磅 發文 132 註冊 2003/8/27 量級 輕中量級 ★★☆
|
有關肌肉生長(肌力增長)與耐力訓練是否有衝突的討論,一直被網友們提出來:「請問這兩者的衝突是在於如果兼作有氧與重訓,那麼重訓這一方的效果會減弱?也就是肌肉的生長會跟有氧抵消,導致肌肉的增大效果不理想。不知道大家有何意見...這有運動生理學的依據嗎?(重量訓練後跑步會減慢肌肉生長?)。」老實說,確實有一些研究報告確認這樣的情況,特別是在先進行耐力訓練再進行肌力訓練的狀況下,肌力訓練效果減低的狀況最明顯(林正常等人,2002;Dudley與Djamil,1985;Hickson,1980)。Leveritt等人(1999)透過文獻探討的方式,發現肌力與耐力訓練同時進行時,確實會降低肌力的訓練效果(與僅有肌力訓練的效果比較)。
也有有關肌肉類型的研究發現(Ratzin等人,1990),肌肉分別先後進行兩次7.5週的高強度低反覆與低強度高反覆訓練,先接受低強度高反覆再接受高強度低反覆的肌肉,在TypeI、TypeIIa、TypeIIb的肌肉皆出現橫斷面積增大的現象,但是,先接受高強度低反覆再接受低強度高反覆的肌肉,在第二次的低強度高反覆的7.5週訓練後,TypeI、TypeIIb纖維的橫斷面積沒有顯著增加。林正常等人(2002)翻譯的運動生理學一書中也指出,阻力訓練會造成TypeIIb纖維百分比減少、TypeIIa纖維百分比增加;十週的耐力訓練會使骨骼肌TypeIIb纖維變為TypeI纖維的能力。似乎阻力訓練與耐力訓練都有使快縮纖維變成慢縮纖維的趨勢,只是阻力訓練的改變是少量的影響。
實際進行肌力與耐力訓練的整合訓練效果研究中,也有研究(Gravelle與Blessing,2000)發現11週的肌力與耐力的混合訓練(分為肌力訓練組、先肌力後耐力訓練組、以及先耐力或肌力訓練組),對於女性的肌力增進效果(增加比例分別為百分之25.9、26.6與27.49)並沒有顯著的差別。Bell等人(1991)將受試者分為兩組進行十二週的訓練,一組每週進行三天肌力訓練、另一組除了每週進行三天肌力訓練以外,還在另外三天耐力訓練,研究結果發現同時進行肌力與耐力訓練(不同天中訓練),並不會影響被訓練者的肌力發展(肌力訓練與與肌力加耐力訓練組的肌力增加率相同)。Tipton等人(1996)則研究不同訓練方式後的肌肉蛋白質合成(muscle protein synthesis),研究結果發現結合游泳與阻力訓練的混合訓練方式,最能夠刺激肌肉的蛋白質合成(與僅進行游泳或阻力訓練組比較)。
其實,僅進行耐力訓練是否會影響肌肉的大小,也與這個討論主題有顯著的關連。Eliakim(1997)研究年輕母Sprague-Dawley老鼠,在連續五天的中等強度跑步訓練後,右後腿的肌肉重量增加了百分之十六。由此可見,僅進行耐力訓練也會增加主要作用肌肉的大小。Ostrowski等人(1997)則研究肌力訓練量對於肌肉大小與肌力變化的影響,研究發現連續十週、每週四天、每天進行三組、六組與十二組肌力訓練者,並不會影響肌肉與肌力的大小。既然少量的肌力訓練與耐力訓練都可以獲得肌肉增大的效果,在肌力訓練後進行耐力訓練會降低肌肉的大小嗎?
整體而言,肌力與耐力訓練是否能夠同時進行,確實存在極大的爭議,包括運動者的能力、訓練的強度選擇、訓練的頻率(每週訓練的次數)、訓練量的多寡、整合訓練的方式等,都是影響同時進行肌力與耐力訓練效果的因素。而且,肌力訓練的效果與肌肉大小的訓練效果也不相同。最重要的是,一般沒有經過訓練者,就算僅進行耐力訓練也會增加肌肉與肌力的大小。有關肌力與耐力訓練相互抑制的研究結果,似乎與運動者的能力有顯著的關連,不過,這樣的推論仍然需要進一步的實驗資料來驗證。
一般健美愛好者與運動選手在進行訓練時,如果以肌力為主要的訓練目標時,確實需要小心安排耐力訓練的內容,但是,也不必完全排斥進行耐力訓練。為了避免可能出現的肌力訓練效果與耐力訓練相互抑制的現象,耐力訓練的安排應該盡可能的與肌力訓練錯開(不要在同一天或同一個時段中進行),如果有必要安排在同一個時段,可能以肌力訓練先進行為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