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 屏東縣 磅數 300.8磅 發文 132 註冊 2003/8/27 量級 輕中量級 ★★☆
|

事實上,重量訓練和有氧運動並不是全然代表「無氧性運動」與「有氧性運動」,因為,以輕的負荷(例如用2公斤的啞鈴)進行長時間的重量訓練,當然主要的能量供應來源還是來自於有氧代謝。運動的強度與時間才是決定「運動在減肥上的角色」之依據,也就是說,運動在於體重控制上的效果主要是在於「質(強度高低)」的效果上。通常,低強度的運動參與方式,可以形成較長的運動時間,促成較多的能量消耗。如果減肥者不運動(主要以節食來控制體重),則可能造成肌肉量的降低,進而降低基礎代謝率,造成體重控制的難度逐漸增加。透過重量訓練的運動參與方式,可以顯著的降低肌肉能力與肌肉量的可能退化現象,避免減肥形成運動能力下降的情形。
SPIKE網友即指出:「一般對於減肥所開出的運動處方應該是針對於一般大眾,所以他們可能在運動的強度的考量下,也比較''大眾化''。畢竟一般人不比運動選手,所以會建議應以較低的運動強度(比較類似於有氧運動為主)作為誘因,以促使一般人可以持續的運動,這才是減肥後又不導致復胖的治本方法,而且也比較能促進運動習慣的養成,是長期維持健康的根本之道,畢竟對一般人而言,強度較高的運動比較會造成運動量的不足(因為一下子就會累了),而且對於剛開始想從事減肥計劃的人,難度也比較高,很容易造成中途放棄的現象。」
yjhuang(黃永任博士)也提出:「想要減肥時,只實施有氧運動還不夠,應實施每週二次左右的重量訓練,重量訓練時,以身體的大肌肉群為訓練部位,重量訓練在減肥上的功效最主要是基本代謝率的提昇,因為重量訓練可以增加淨體重,而淨體重提昇後可以提昇基本代謝率,使每天所消耗的能量更多(基本代謝率為每天所消耗能量的60-70%),從而達到減肥的功效,當然減肥時還是要以有氧運動為主要運動方式,尤其是低強度且長持續時間的有氧運動較佳,有恆心的長期實施,效果必定相當明顯,如果再配上攝食的節制,則減肥的效果一定很明顯。」
Andes Cheng指出,若是以"重訓+有氧運動"與"單獨有氧運動"來比較,據我之前所看過的文獻來說(比如Kraemer, W. J., Volek, J. S., Clark, K. L., et al. (1999). Influence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physi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changes with weight loss in men. Medicine and Science in Sports and Exercise, 31(9), 1320-1329.),當長期(至少12週以上)使用重訓+有氧運動的處方時,其降低體脂肪的效果,大部份研究報告均顯示與單獨有氧運動訓練的效果相同,其差別主要在於運動特殊性的影響,亦即有從事重量訓練者的1RM肌力有顯著進步,然而僅僅進行有氧運動者,1RM肌力並無顯著進步......。但是,在一個session中,若先做重量而後做有氧.......是否會消耗較多脂肪呢!?我認為若要使用重量訓練完全消耗完局部的肌肝醣含量,似乎是不可能的,就算消耗完了(採高組數低強度的方式),可能也無法進行後面的有氧運動了。林正常博士也指出「消耗肝醣後再做有氧運動有可能會更能燃燒脂肪,這或許有幾分道理。不過重量訓練要消耗肌中之肝醣可能不太容易。做重量訓練是不太會消耗肝醣的,除非訓練強度相當強,量也累積得不少(除非是運動員否則不容易做到)。我想做有氧運動燃燒脂肪是不太會受是否先前做重量訓練之影響的。有氧運動必然會燃燒脂肪,但與是否做重量訓練,可能無關。」
由此可見,減肥時的運動處方設計,仍然以每週三至五次的有氧性運動較佳,配合每週約兩次大肌肉的重量訓練內容,是相當不錯的運動參與選擇。如果可以每天進行九十分鐘的運動時,可以參考運動生理週訊第25期「運動的處方(September.24.1999)」的說明進行。事實上,我們也建議你選擇一項個人喜愛的運動,例如籃球、網球、桌球、羽球、高爾夫球、慢跑、......,每天或每週至少三次以上的運動參與(注意熱身與整理運動),再加上每週兩次左右的重量訓練,就是相當不錯的運動參與內容。
無論如何,對於在進行減肥的社會大眾來說,張振崗博士特別提醒:「減肥是一個多方面的事,需要運動和飲食同時配合,也需要生活習慣的改變,包括規律而營養的飲食,以及持之以恆的運動。低強度的有氧運動的確可讓一般人比較容易接受,重量訓練可以維持或增加肌肉量,使肌肉不致於因為攝取的熱量減少而消減,對於控制體重都有正面的幫助。但是不要忘了飲食的重要,如果仍然保持以前的飲食習慣,只靠運動可能會事倍功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