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 |
klms9191 (鮪魚肚) (
) |
2005/08/07 20:16:30 |
210.60.0.xxx |
|
來自 基隆市 磅數 116.7磅 發文 90 註冊 2005/3/14 量級 羽量級 ★☆
|
急性肌肉傷害
一、分類:
1、肌肉挫傷:肌肉直接被外來暴力撞擊到所造成的肌纖維斷裂及出血。 最常發生在大腿前方的股四頭肌,其次是小腿後方的排腸肌及上臂
的肱二頭肌。
2、肌肉拉傷:肌肉本身的收縮不當所造成的肌纖維受傷。
二:臨床三種基本診斷型:
第一型、「肌肉完全斷裂」:
斷裂處會凹下去,而兩端卻鼓起來、此種傷害並不會
很痛,主要的苦惱是肌力的喪失及外觀的變形,如果不
再意外觀的變化,且能接受適當的肌力復健,則並不一
定需要手術。
第二型、「不完全斷裂所造成的間質性血腫」:
此型肌纖維、肌膜、血管受損,血液會延著重力的方
向流,因而造成別處出現紫斑或瘀血的現象。表面看起
來很嚇人但復原比第三型快。
第三型、「不完全斷裂所造成的肌肉內血腫」:
雖然出血量不是很多但全積聚在肌膜內,使其壓力增加
,導致一壓到或收縮此肌肉時會產生劇烈疼痛。此型復
原很慢。
二、急性受傷之處理:
1、立刻休息、冰敷、用彈性繃帶壓迫並抬高患部:
冰敷的方法可用冰塊、冰袋、冰毛巾、冷卻噴霧劑
任何一種都行、但重要的是不要造成凍傷。
2、約24-48小時之後,血腫不再繼續擴大時,可在不痛
的範圍內活動。
3、配合適當的熱療、水療或按摩,可加速血腫的吸收。
4、逐漸增加肌肉得活動度及延展度:
復健運動不宜操之過急或做得過度,斷裂的肌肉不宜在
四週內作被動性的過度伸展,也不可運動到產生疼痛的
現象,以免產生新的出血。復健治療需持續三個月以上
並將之當作日後熱身運動的一部份。
|
2作者 |
klms9191 (鮪魚肚) (
) |
2005/08/07 20:18:09 |
210.60.0.xxx |
|
來自 基隆市 磅數 116.7磅 發文 90 註冊 2005/3/14 量級 羽量級 ★☆
|
(肌肉抽筋)
抽筋學名為「肌肉痙鑾」(muscle cramp),是指肌肉突然、不自主的強直收
縮的現象,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難忍。
華裔網球名將張德培即曾在多場重要的比賽中發生抽筋,而干擾了比賽的進
行,幸而他用堅強的毅力及各種處理的方法,克制了抽筋所帶來的疼痛及困擾,
贏得勝利。
夜間抽筋,包括在任何靜態的情況下所發生的抽筋,如睡覺時或靜坐不動時發
(night cramp)生之抽筋。此種抽筋常發生的部位為腓腸肌和足部的一些小肌肉。
此種抽筋有些是因為神精肌的自主性活動使的患者的腳產生活動。
中暑性抽筋,此種類型的抽筋與脫水和體內電解質的平衡失調有關。此種抽筋最
(heat cramp)常發生在運動員的身上,尤其是在炎熱的天氣下運動最易發生。典型的中暑性痙攣是於炎熱的環境下工作一或二小時後發生;中
暑性痙攣甚至在活動結束後的18小時之內皆可能發生,且可能在持續幾天內肌肉皆有不正常的現象。中暑性痙攣常發生在手掌、手臂及腿部的
大肌肉上,有時一些女性短跑選手也會在腹壁發生中暑性痙攣。
抽筋的真正機轉目前尚未被確知,大多數的研究結果認為,肌肉抽筋是起因於
神經或神經肌應激閾值降低,使得肌肉的神經行動頻率突然增加,造成肌肉強直收
縮。下列有幾種情況較易引起抽筋的發生:
1.經過長時間運動而形成肌肉疲勞時,仍持續運動。
2.局部循環不良。
3.水份和鹽份流失過多。
4.嚴重腹瀉、嘔吐和飲食中的礦物質(如鎂、鈣)含量不足。
5.環境溫度突然改變。
6.肌肉或肌腱輕裂傷。
7.情緒過度緊張。
8.以不適當的姿勢從事運動或肌肉協調不良。
9.一些尚未發覺或確定的原因。
10.一些慢性疾病、孕婦的抽筋發生率也會提高,須小心留意。
預防抽筋的方法:
1.不在通風不良,或密閉的空間做長時間或激烈的運動。
2.長時間運動之前、中、後,皆須有足夠的水份和電解質的補充。
3.在日常飲食中攝取足夠的礦物質(如鈣、鎂)和電解質(如鉀、鈉)。礦物質
的攝取可從牛奶、優格、綠色葉類蔬菜等食物中攝取,電解質可從香蕉、柳橙
、芹菜、天然食物等或一些低糖的飲料中獲得。
4.不穿太緊或太厚重的衣服從事運動或工作。
5.運動前檢查保護性的貼紮、護套、鞋襪是否太緊。
6.運動前做充足的準備運動和伸展操。
7.冷天運動後須做適當的保溫,如游泳後應立即將泳衣換起,穿上保暖的衣物。
8.以放鬆的心情從事運動或工作。
9.晚上睡覺時易抽筋者,在睡覺前需做一些伸展操,由其是易抽筋的部位的伸展。
10.不做過度的練習。
11.運動前對易抽筋的肌肉做適當的按摩。
在抽筋的處理方法上,可分為兩部份,一為急性期的處理,一為治本的處理。
在急性期,也就是抽筋發生時的處理,患者需即刻休息,對抽筋的部位輕輕按摩,
並將抽筋部位的肌肉輕輕拉長,因當你將肌肉拉長時,會使肌腱的張力增加,當
張力達到某一強度時,神經會將衝動傳至大腦,大腦為了避免肌腱受傷會釋放訊
息放鬆抽筋的肌肉。拉長肌肉時不可用力過猛,以免拉傷肌肉造成二次傷害。短
時間的肌肉抽筋經過處理後即可回到比賽場,但再次發生的可能性仍很高。
若肌肉抽筋的時間很長,則可使用熱敷或冷敷的辦法來減輕疼痛,或局部的
噴灑或擦一些鬆筋止痛的藥水或藥膏也很有效。萬一很容易再次發生抽筋,則需
考慮肌肉是否過度疲勞、或脫水,前者則必須停止活動休息,後者則需補充水份
和電解質。
發生抽筋者必須先了解自己的一些〞歷史〞,例如了解飲食的習慣、平日運
動(工作)量對自己產生的壓力量、抽筋的部位、發生抽筋時的天氣狀況等,摔
角、自由車、或劍術選手所發生抽筋的原因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經由從事的
運動種類也是找出抽筋原因所須了解的項目。將所有的了解綜合後,找出抽筋的
原因,針對原因做預防改善,方能解決抽筋的問題。若你經常性的發生抽筋,又
找不出原因,那你則須小心處理,請教醫生做徹底的檢查,因抽筋可能是一些血
管疾病、糖尿並或神經系統疾病的症狀。
.以上資料節錄於中山大學王順正博士「運動與生理」一書.
|
3作者 |
klms9191 (鮪魚肚) (
) |
2005/08/07 20:20:36 |
210.60.0.xxx |
|
來自 基隆市 磅數 116.7磅 發文 90 註冊 2005/3/14 量級 羽量級 ★☆
|
(肌肉拉傷與扭傷)
現在人注重休閒生活也努力為生活打拚,但不管是運動或是勞動,只要一不小心就會有肌肉拉傷與扭傷的發生。扭傷是因外力迫使關節外轉或
外轉,造成關節附近的韌帶、肌腱和血管等柔軟組織受到損傷時稱之,常見的扭傷部位是腳踝關節,當行走或跑步滑倒摔跤時就容易發生,另
外,手指、手腕和膝蓋關節等處亦是扭傷的常客。
肌肉拉傷是指一條或一群肌肉因用力過度或不當的扭轉,以致過度伸展,進而造成肌肉或肌纖維的斷裂和肌腱的損傷稱之。最容易發生肌
肉拉傷的部位是下背部,常因舉重物時稍不小心用力不當而發生。
扭傷的症狀與脫臼相似,包括
1.扭傷部位疼痛,移動或觸摸時,疼痛加劇。
2.關節周圍腫脹,數小時後,皮膚變為青紫色。
當發生扭傷現象時應使受傷關節得到休息,以免再受到二次傷害,並應注意下列事項:
1.立刻停止扭傷部位的活動,並將傷肢抬高,以減少血液流入患處。
2.在受傷的初期(24小時內)可間歇冷敷患處,以減輕腫脹和疼痛。
3.腳踝扭傷時可不必將鞋子脫掉,而採八字形包紮等方法加以固定(如下圖)
4.儘速送醫並接受x光檢以判定是否發生骨折。
肌肉拉傷時因肌纖維的斷裂,受傷部位會有突然感到劇烈如刀割般的疼痛,且疼痛逐漸加劇,經過數小時後,肌肉可能腫脹,甚至發生痙
攣僵硬的情形,此時應讓肌肉獲得休息並做以下之處理:
1.讓患者以最舒服的姿勢休息,腰背肌肉拉傷可採半坐臥姿勢,並在膝下墊一小枕頭,以減輕腰背肌肉的拉張力,如果採俯臥姿勢則以躺在硬
板上為宜。
2.受傷的24小時賽,可冷敷患處以減緩腫脹的程度,24小時後,則改用溫濕敷。
3.支持並穩定患處,可能的話則抬高拉傷部位。
4.如疼痛或腫脹嚴重,就必須儘送醫。
肌肉拉傷與關節扭傷可說是一般生活中常見的問題,大概沒有人喜歡,可是也沒有人從小到大都沒有遭遇過,更無避免的絕對方法,但卻與暖身運動有很大的相關哦!一般而言運動或勞動前的暖身可減少肌肉拉傷與關節扭傷的發生機會,例如跑步除了一般的暖身運動外,尚須加強
腳踝的柔軟操與大腿肌、小腿肌的伸展,舉重物時也別忘了扭扭你的腰,做做伸展擴胸等運動,撿地上的東西更應小心要屈膝彎腰下來撿,不可光用腰部肌肉的力量,一不小心就…,相信小心駛得萬年船,多做運動(勞動)前的暖身(軟身)運動,轉轉頭呀甩甩手,扭扭腰呀抖抖腳…,扭傷拉傷可就難近你的身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