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 基礎/一般訓練討論
版主take
首頁,訓練動作教練文章:運動要點,新知,名人講談..本站健身討論版各部位肌肉名稱照片,專欄,健身房資訊等鐵克粉絲團相關網站連結行動版鐵克
顯示全部圖片1 顯示全部圖片2 回本版列表 本版其他副討論版 跳頁 選擇討論版 所有討論版 短訊息(PM) 【訪客 登入

握推肩膀痛痛

樓主: johnconner1129(小強)( male) 2007/05/11 13:23:29 59.120.21.xxx
來自 彰化縣
磅數 122.1磅
發文 166
註冊 2006/10/12
量級 輕量級
★★


我的左肩自從二個月前痛過之後,一直不敢做握推,昨晚試做40kg〈以前75kg〉,結果還是痛。
我爬文找了找,一般人都是三角肌痛,沒人和我一樣的,請教各位大哥大姊,有沒有辦法治療或避免的?謝謝囉。

回應
1作者 小致 (耐操比特犬) ( male ) 2007/05/11 17:08:48 59.113.52.xxx

來自 台南市
磅數 761.7磅
發文 584
註冊 2005/4/12
量級 重量級
★★★★

左肩痛??左肩的哪個部位在痛?肩部不是有包含到三角肌.斜方肌嗎?
2作者 johnconner1129 (小強) ( male ) 2007/05/11 17:46:51 61.219.31.xxx
來自 彰化縣
磅數 122.1磅
發文 166
註冊 2006/10/12
量級 輕量級
★★

小致大哥,我的痛點比較靠近背部,約在肩胛骨上方和斜方肌下方交接處,這地方算三角肌嗎?
3作者 Kung (中國古拳法-鬼王達-) ( male ) 2007/05/11 18:41:59 220.136.175.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193.6磅
發文 195
註冊 2003/2/19
量級 輕量級
★★

我也曾握推傷到左肩,我跟板上的黃教練一樣,1個月完全不練,連搬鐵片都不要,自然就會好了... 我知道要板上的同好一個月完全不練蠻難的,不過你要是繼續練下去,傷永遠都不會好... 還有就是,別以為傷到肩,改練其他地方,就不會痛了,其實,只要你手有在動,都會牽引到傷處,更何況重量又那麼重,所以,我個人是建議,完全休息一陣子吧,一個月沒練,肌肉不會損失多少,不相信去看黃教練blog一個月完全沒練的照片,肌肉也沒啥損失.... 還有就是,握推時槓鈴好像不能放太低,我肩膀會受傷,都是放太低,不然就是握距太窄...
我這人呢淡泊名利,最討厭別人沽名釣譽了!(拿出和李小龍的「合照」)
我跟李小龍哪根本就是師兄弟,難道我到處去告訴別人嗎?
成龍他們哪整天過來跟我一塊喝茶,我很少應酬他們呀!(拿出和成龍的「合照」)
這就是成龍,你也看到了,難道這些我也要告訴你嗎?有什麼了不起嘛!
4作者 skinner1975 (SKINNER) ( male ) 2007/05/11 18:45:55 60.250.129.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687.2磅
發文 240
註冊 2006/3/20
量級 中重量級
★★★☆

總之,還是去看運動傷害醫科吧,最實在啦。
贊助廣告        
 
5作者 yeh095362073 (yeh) ( male ) 2007/05/11 20:51:51 218.175.237.xxx
來自 台南市
磅數 295.5磅
發文 186
註冊 2006/1/1 下
量級 輕中量級
★★☆

ING安泰醫務總監陸國城醫師
ING安泰醫療服務團隊 護理師 李淑芳
fly 您好:
旋轉肌是維持肩部穩定很重要的肌肉。它由四塊肌肉所構成,分別從肩胛骨前後側出來,然後附著在肱骨頭上面,使我們的肩膀能做幾近360度的運動。
造成旋轉肌磨損的原因有幾項:
1.重複的手臂上舉就會使旋轉肌群之肌腱因磨損而破裂,像游泳、投球等運動發生這類的傷害較常見。
2.跌倒手撐地或突然出力的拉一重物,過大的力量傳遞到肩膀,也容易引起肩關節的受傷,從輕微的肌腱炎,可靠休息、藥物得到緩解。嚴重者則導致旋轉肌肌腱斷裂、手臂舉不起來、夜間疼痛,無法靠藥物得到改善。
3.肩峰產生病變(例如長骨刺或旋轉肌出現裂傷),兩者相互碰觸,就會逐漸使旋轉肌受到磨損,甚而變本加厲,造成嚴重的症狀。
4.退化也是問題的主要來源。人一進入中年,肌肉、肌腱的強度及彈性即變差。一旦生活形態或工作方式沒有配合著調整,就很容易傷害到肩關節,尤其是搬重或舉手過肩的工作。
因此意外僅為其中原因之一,平常避免意外發生及運動前後多注意確切的執行緩身操與保養,相信旋轉肌仍足以協助我們關節活動到老!祝您平安健康!

2002-01-09 主旨:利用關節鏡修復旋轉肌袖之轉變---最小開口至完全採用關節鏡
■■旋轉肌袖(rotator cuff)修復是肩部常見的手術之一,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利用開放手術來作修復,術中需釋放肩峰處的部分三角肌。在過去十年,以關節鏡輔助小開口手術的修復方法已被普遍採用,此乃由於關節鏡使用技術的進步。隨著關節鏡技術的改良與進步,手術所產生的傷害越來越小。目前旋轉肌袖的修復是完全採用關節鏡手術,此優點在於:較小的傷口、易於進入關節盂與肱骨之關節以治療關節內疾病、較少的軟組織切除及降低傷害三角肌的危險。目前的研究主要著重於關節鏡的進步、最小開口的旋轉肌袖修復技術,並強調此技術以使旋轉肌袖治療方法轉變為完全採用關節鏡手術。(Clinical Orthopaedics and Related Research (390) 83-94, 2001)
2002-01-03 主旨:超音波影像和核磁共振對採用內視鏡或開放手術治療旋轉肌袖損傷診斷準確性之比較
■■此研究目的為比較超音波影像(ultrasonography, US)與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MR)對採用內視鏡或開放手術治療旋轉肌袖損傷上診斷的準確度(重點放在岡上肌撕裂傷)。使用US或MR研究1998年作者骨科單位的所有肩痛患者。診斷確定的共有61件。兩種造影方法在旋轉肌袖完全撕裂的診斷上均相當明確(US為100%,MR97.1%),但US的靈敏度(57.7%)不及MR(80.8%)。對於部分撕裂的診斷結果,兩者皆在可接受的範圍內(US為67.9%,MR為75.5%),但並不靈敏(整體來說,US為12.5%,MR為50%)。US對於撕裂傷診斷的明確性足以作為是否需要手術的可靠建議,故視其為檢測肩痛初始的良好方法。由於其靈敏度低,因此需要以MR輔助。若MR並無發現病理上的問題,則根據US和MR造影(92.7%)的靈敏度即可避免不正確的錯誤診斷。(Journal of Shoulder and Elbow Surgery 10(5) 410-415, 2001 )

本病例由台北榮民總醫院運動醫學部 馬筱笠 主任提供病例討論
■ 病例簡述及術前診斷
患者為55歲女性,肩部嚴重疼痛持續超過一年,肩部在特定角度及睡覺時疼痛特別嚴重,於今年初赴醫院就診。經臨床檢查發現,患者肩部活動角度尚可,手臂內轉時肩部非常疼痛,且肌力較差,此可能由於肌腱受到擠壓與骨頭摩擦所致。在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脊上肌肌腱斷裂(圖一),X光檢查發現肩峰下緣有骨刺形成(圖二)。由於患者經中西醫保守治療超過半年且治療無效,故於2001年3月以手術進行處理。
■ 手術處理方法及結果
此病例經評估後,以關節鏡由肩峰下腔進行肩峰成形術(即肩峰減壓術,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由於肱骨轉子與肩峰下緣有持續性的摩擦,造成肩峰下緣表面損傷及骨刺的形成(圖三),因此術中將肩峰下緣修平,由圖四可看到修平後所露出的海綿骨組織。接著進行肌腱修補的工作,先利用可吸收式縫線將傷口縮小,然後在肱骨大結節上打錨釘(圖五),便於將肌腱修補於肱骨大結節(錨釘)上,以恢復肩部之正常功\能,最後將傷口完全縫合。術後至今6個月的追蹤發現,其肩部功\能良好,且恢復情形與開放式手術相似。
■ 經驗分享
以往類似的病例在早期通常以開放式手術進行治療,而目前最新的處理方式則是利用關節鏡進行肩峰成形術。以關節鏡修補肌腱的好處在於,術中只需3-4個小入口,因此可明顯減低病患術後的疼痛,縮短住院時間,加速術後的復健,減少因開放式手術常見的併發症,如術後關節僵硬及三角肌撕裂等。術中在肩峰下緣磨骨時,需透過前、後、側視,以確認肩峰下緣是否修平,且術前需先評估修平的高度,以避免磨骨過多,造成不良影響。

圖一 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脊上肌肌腱斷裂!

圖二 X光檢查發現肩峰下緣有骨刺形成!


圖三 肩峰下緣表面損傷及骨刺的形成!



圖四 肩峰下緣修平後露出海綿骨組織!


圖五 在肱骨大結節上打錨釘,以便於將肌腱修補於肱骨大結節上!


6作者 yeh095362073 (yeh) ( male ) 2007/05/11 20:59:43 218.175.237.xxx
來自 台南市
磅數 295.5磅
發文 186
註冊 2006/1/1 下
量級 輕中量級
★★☆

可能跟我一樣旋轉肌斷裂...剛開完刀...之前臥推都痛
7作者 penguin (失戀ing... 又開始怠惰了) ( male ) 2007/05/11 23:05:13 61.229.223.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304.2磅
發文 269
註冊 2005/11/28
量級 輕中量級
★★☆

臥推不要放太低 雖然在做的時候 常常會聽到一些人說放低點阿 比較有效..但我還是做我自己的
8作者 小致 (耐操比特犬) ( male ) 2007/05/11 23:29:35 59.113.9.xxx

來自 台南市
磅數 761.7磅
發文 584
註冊 2005/4/12
量級 重量級
★★★★

建議你先暫時休息去看看運動傷害科
聽聽專業醫生的建議
畢竟運動是要長久而且是要讓身體健康
不是來受傷的
9作者 skinner1975 (SKINNER) ( male ) 2007/05/12 10:06:30 61.59.65.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687.2磅
發文 240
註冊 2006/3/20
量級 中重量級
★★★☆

握推真的不能太低,
太低的話其實練不到胸肌,
練到的反而是肩部。
10作者 374111 (阿廷) ( male ) 2007/05/13 16:40:23 210.68.234.xxx
來自 台南市
磅數 1198.2磅
發文 1230
註冊 2005/11/10
量級 重量級
★★★★

去給醫生看吧...你痛的地方在上背部(俗稱膏肓).跟你說...那地方剛好是人體血液循環最弱的地方.復原能力也最弱喔.要復原的時間也較久喔.快去看醫生吧.保重
11作者 johnconner1129 (小強) ( male ) 2007/05/14 15:17:54 61.219.31.xxx
來自 彰化縣
磅數 122.1磅
發文 166
註冊 2006/10/12
量級 輕量級
★★

嗯嗯,
謝謝各位大哥的關心
小弟會先去看醫生治療的
感激感激
12作者 ccd1006 (小胖) ( male ) 2007/05/15 08:54:17 163.17.183.xxx
來自 台中縣
磅數 92.6磅
發文 97
註冊 2007/3/3 下
量級 羽量級
★☆

耶∼∼真的嗎??
之前我在俱樂部練時,遇到一位身材很大隻的前輩,他教我胸推要放低一點
要不然胸練不太到!前輩說:練胸槓把要放低一點,胸才會練的比較大!
不然只像個碗公....結果大家建議不要太低耶!

※本文於2007/5/15 上午 08:55:03修改※

13作者 power (威力) ( male ) 2007/05/15 09:04:23 61.65.196.xxx
來自 彰化縣
磅數 923.2磅
發文 1242
註冊 2003/2/18
量級 重量級
★★★★

給樓上的小胖兄
你應該試著在沒有握槓的情況下
試著看看自己在離心時 雙手自然到達的位置
那麼 在握推時 你就不該低於那個點
14作者 skinner1975 (SKINNER) ( male ) 2007/05/15 09:56:41 60.250.129.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687.2磅
發文 240
註冊 2006/3/20
量級 中重量級
★★★☆

沒錯,可以放到多低,每人狀況不一。
問題是,練推舉是練胸部啊,
如果練到反而像是在練肩部然後又容易受傷,
這樣很划不來吧?

練推舉練胸部,其實最重要也最困難的就是,
要如何真正讓胸部出力?
不是說可以推多重還是放多低就等於有真正練到。
贊助廣告        
 
15作者 ccd1006 (小胖) ( male ) 2007/05/16 10:48:08 163.17.183.xxx
來自 台中縣
磅數 92.6磅
發文 97
註冊 2007/3/3 下
量級 羽量級
★☆

威力大大:
您所謂自然到達的意思:是我先不要拿槓把,讓雙手做胸推下降時的動作
然後感到胸口緊緊的狀況就好了嗎??
先感謝您的回覆與教導∼謝謝
16作者 johnconner1129 (小強) ( male ) 2007/05/23 11:15:57 211.75.86.xxx
來自 彰化縣
磅數 122.1磅
發文 166
註冊 2006/10/12
量級 輕量級
★★

阿阿
再請問一下
旋轉肌痛
看中醫還是西醫好??
17作者 paddyh (paddy) ( male ) 2007/05/23 19:00:52 219.68.90.xxx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470.1磅
發文 396
註冊 2006/5/4 上
量級 中量級
★★★

之前看Jimmy大大的PO文
他有提到健美的動作常常是注重效果而較不注重安全性

我自己也有感覺,越是有效的動作,越是高強度的訓練方式,肌腱受傷的機會就越大
所以現在為了避免再受傷(之前花很長的時間做肩膀的物理治療,怕到了),我都是採用比較輕度的訓練方式,重量不急著加,次數和組數也少,發現雖然進步比較慢,但是還是會一點一點的進步的(雖然我沒有練到力竭,隔天也沒有酸痛,但是訓練當天有練到膨脹充血,在各位大大眼光中雖然強度明顯不足,但是實際上時間拉長一點來觀察,肌肉的狀態還是有所改變的)

建議樓主,好好的去把肩膀的傷治一治,再好好調整訓練方式

跟大家分享在最近看到的運動傷害相關資訊,受傷的軟組織經過幾週的治療之後,也許可以治癒,但不代表其強韌程度和受傷前一樣,要完全恢復到之前的水平,常常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真久啊@@),所以大大們練習的時候請多加小心啦!
18作者 afaaandy (ANDY) ( male ) 2007/05/23 23:18:49 123.194.149.xxx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1102.9磅
發文 277
註冊 2003/11/19
量級 重量級
★★★★

14樓的大哥講到臥推應該多低的問題,其實因人而異,不過還是有其基本原則的,比如說限制手肘不低於躺椅面,就是一般安全標準,但是看在大部分健美選手眼中,會覺得動作不夠大,他們會這麼想也不無道理,如果是肌肉水準較高,訓練經驗較豐富的人,是可以有限的將動作加大,甚至讓槓輕觸胸部,原因是這些人的胸肌發展往往比較好,當槓輕觸胸部時,可能只比前面所建議的動作範大20度左右,而已他們的條件來看,因為長期的訓練,肌肉及週邊的組織增強,關節穩定性也比較好,因此可{組織}承受較大的強度。而一般胸肌較不發達的人,槓踫到胸的時候,可能已經超過建議範圍40度,肩關節處於一個極為不安定的位置,加上沒有足夠強度的關節周圍組織可以支持他完全的進行訓練,如果此時槓鈴橫移的落點不適當更可能造成肩部的傷害,以上淺見,希望有助於各位。
前往討論版 | 跳頁 : 1
健身房首頁文章佈告欄BBS訓練與比賽動作資訊會員相關功能鐵克起源與聲明聯繫我們 | Xmall購物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鐵克健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