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S 基礎/一般訓練討論
版主take
首頁,訓練動作教練文章:運動要點,新知,名人講談..本站健身討論版各部位肌肉名稱照片,專欄,健身房資訊等鐵克粉絲團相關網站連結行動版鐵克
顯示全部圖片1 顯示全部圖片2 回本版列表 本版其他副討論版 跳頁 選擇討論版 所有討論版 短訊息(PM) 【訪客 登入

運動教練訓練之功能(轉載至國民體育季刊)

樓主: davidcyt(david)( male) 2008/02/20 21:00:43 77.103.11.xxx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1633.6磅
發文 1774
註冊 2007/3/23
量級 超重量級
★★★★★


本來想寫一下可體松的常識,不小心蒐尋到這一篇文章,我覺得很不錯.雖然本文不是針對健美運動的PT 但是有很多共通的地方 可以作為各位朋友選擇PT的一些依據不要再靠體型的大小來判斷PT的專業了喔!越大隻的不一定越對阿!
--------------------------------------------------------------------

2004年雅典奧運中華代表隊創造有史以來最佳的成績,功臣不外乎運動員、教練、運科與相關行政人員,因此若要在2008年北京奧運,甚至於將來有更好成績,影響運動員表現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予以強化,再創佳績的機率就會提高。本文主要是探討教練在強化運動員表現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期望經由角色釐清與領導哲學的介紹,給予參與競技運動的教練們一些啟示,間接地幫助運動員進步與成長。

教練的任務是什麼呢?簡單地說,就是幫助運動員改善運動技術,強化其心理素質。說似簡單但是內容卻十分複雜,影響運動表現的因素涵蓋技術、體能和心理層面,教練要強化運動員的表現就必須從這些層面著手,廣度和深度可說是難以估計,其實光介紹教練科學就可以寫好幾本教科書。成功沒有固定模式,但是失敗者卻有著相同特徵,要成為一個優秀教練,應該盡可能吸收他人成功經驗,避免重覆失敗者步伐,將其化為自己進步的力量。很多人說教練領導是一種藝術,因此並沒有一定的行為模式,本文嘗試從幾個角度來談教練的角色與功能,包括從教練效能理論來談教練功能;從名教練經驗來談領導藝術;從筆者個人角度談教練應具備的條件;最後是結語。

▋從教練效能談教練必須發展的能力

  教練效能是指教練相信他們有能力去影響運動員學習和表現的程度,對教練行為和運動員發展的影響扮演著重要角色(Feltz, Chase, Moritz, & Sullivan, 1999)。Feltz等人提到教練效能包括比賽策略、動機、技術、品格塑造等效能,比賽策略效能是教練對臨場指導運動員的策略上的能力知覺;動機效能是教練在促進運動員學習和參與比賽能力上的知覺;技術效能是指導運動員改善技術的能力知覺;品格塑造效能是指在訓練過程中能塑造運動員良好品格的能力知覺。了解教練效能的內涵後,可以從三個層面來談教練必須發展的能力。
  
一、具備專業知識

  比賽策略和技術效能是牽涉到運動專業知識的問題,教練必須發展一些有效的比賽策略和訓練方法,唯有透過不斷學習與比賽經驗累積,才能有助於發展這些能力。包括參與運動訓練有關的講習;多與其他教練交流;透過書籍吸收最新知識;將運動員個別資料詳細建檔以監控其狀況;記錄訓練或比賽心得並加以反省等。其實有很多方法都可以用來豐富教練的專業智能,自己本身必須要有不斷學習的上進心,並嘗試建立運動員和自己本身的各種資料庫,才能更有效增強自己專業知識的資料庫。
  
二、要能促進運動員參與訓練的動機

  教練必須要注意到運動員參與訓練動機的問題,因為長時間枯燥的訓練環境與壓力,容易造成運動倦怠,影響訓練成效,因此在訓練過程中教練應該要有些技巧或策略來增強或維持運動員的動機。包括要適時改變訓練內容或環境,不要過於呆板;對好的表現時,應給予適當讚賞;在表現低潮時給予鼓勵與支持;協助其解決一些私人問題等。就是要隨時觀察其行為反應,給予適時回饋,避免其產生動機低落的情形。所以要成為一個有效能的教練,應該要去發展一些能激勵選手動機的方法。
  
三、要有好的身教與言教

  能幫助運動員發展正向態度和運動家精神也是教練效能的一部分,教練必須以言教引導,身教領導。透過教導讓運動員在競技場上能夠努力、積極、樂觀,透過紀律要求和價值觀澄清去培養其運動家精神,進而引導他們將這些經驗應用到實際生活情境。因此教練需要有好的身教與言教作為運動員模仿的對象,對於違反運動家精神以及不當行為必須予以指正,這些態度的養成會影響到運動員的長遠發展,甚至於影響其運動表現,因此有良好效能的教練必須擁有幫助運動員塑造良好品格的能力。
  從教練效能角度來看教練必須發展的能力,除了具有專業能力外,還要具備促進運動員動機和良好品格發展的能力。就是說當發展出比較好的教練效能時,除了促進自己從事教練工作的動機和降低倦怠感外,也會直接影響到運動員的學習效果、技術發展、和滿足感,因此發展這些能力對教練而言是重要的。

▋從名教練身上學習領導藝術

  本部分主要是節錄自『向領導大師學溝通』(許晉福譯,2004)一書中兩位名教練的經驗,包括哈維.潘尼克(Harvey Penick)是著名高爾夫球教練,曾經指導過許多職業選手(例如Tom Kite, Ben Crenshaw);文斯.隆巴迪(Vince Lombardi)是著名美式足球教練,曾指導綠彎包裝人隊贏得兩屆超級盃冠軍。將這兩位教練的實例提供參考,藉以鼓勵教練們發展出個人獨特的領導哲學,而這個領導哲學是較能幫助運動員成長的。



一、哈維.潘尼克的教練哲學

  哈維.潘尼克的哲學是天賦僅是起始點,最終的成功或失敗取決於態度,練習方法和練習時間長短會轉變成球技的好與壞,必須教導選手針對每個細節做準備,因為有時候一個決定或動作就足以分出勝負。他另一個特點是與球員相互信任,尊重球員的獨特性,不以相同模式訓練球員,而是依個別體能來決定,將球員的天賦潛能發揮出來。他自己本身則是相當謙虛、持續學習,他會去找出球員過去的教練用那些方法和教導技巧,並將自己告訴過球員的話記錄下來,因此累積相當多的專業知識。在這本書中就提到,哈維.潘尼克的一生就是身體力行去教誨球員的最佳典範。



二、文斯.隆巴迪的教練哲學

  文斯.隆巴迪的特色是很會激勵球員,會動作粗魯、口氣火爆地訓話,毫不留情地強迫球員嚐試再嚐試,直到成功為止。另外,他會私下挑戰球員,提升他們的自我期許,使團體受益,而這些激勵在球員們具有足夠成功自信下得到充分認同。他無時無刻不以教導者自居,告訴球員努力並遵守指示,其餘勝負責任由教練一肩扛下。隆巴迪有時會展現性情中人的一面,他不怕在公開場合潸然落淚,會為了欣賞球員而付出一切,因此深受球員信任。
  其實兩位名教練展現出不同的領導風格,哈維.潘尼克是謙虛內斂,文斯.隆巴迪則是火爆專制,但是他們都指導出很多傑出運動員,主要是他們與球員之間都有良好溝通與互動,能彼此信任,會激勵球員進步與成長,能用適當的方式教導,而且都能身體力行,思想、言語及行動具有一致性,強化了其教導的成效,這是兩位名教練的領導哲學,值得教練們參考。

▋教練應具備那些條件

  上述是從理論和學習名教練角度來談教練必須發展的能力和行為,接著筆者嘗試從自己擔任教練經驗與運動心理學中吸收的知識,進一步思考高階教練應該發展的能力。一般談到當好教練的基本條件不外乎要有專業能力與良好人際關係,本文主軸在談如何幫助優秀運動員在奧運奪金,能夠指導這些選手的教練在專業能力上應該是沒有問題,所以本文嘗試從不同角度來提出看法:



一、應該有與他人合作,促進運動員表現的雅量

  有些教練可能視一些優秀運動員為自己資產,或是深怕他人介入影響正在進行的訓練。其實現今運動訓練工作的進行都是需要團隊合作,教練是擔任指揮官角色,其他運科與行政人員則是參謀,教練應該要嘗試尋求各種資源來協助運動訓練,例如找生物力學專家協助技術分析;生理專家提供生理監控、營養諮詢;心理專家協助心理技能訓練等。有更多人投入訓練工作,相信對運動員的成績會更有幫助。但是這些周遭資源是否得以充分利用,教練這個指揮官的態度會影響甚鉅,因此鼓勵高階教練應該對運科多加認識,也要有容許其他人參與協助訓練來一起幫助運動員的正確態度。



二、教練要能適當管理自己情緒

  教練與運動員一樣身處於競技運動情境中,長期處於壓力當中,可能會常受到運動員表現,與團隊成員或管理階層的人際關係、訓練支援問題、自己本身或運動員私人問題的困擾,因此壓力知覺可能也是很高。但是身為團隊領導者,自己的情緒管理是非常重要,如果情緒常不穩定,除了影響運動員訓練、比賽表現外,也容易讓團隊氣氛變得緊張或是不易溝通,這對整個團隊凝聚力或表現具有潛在殺傷力。因此建議教練平常就要培養自己壓力管理與溝通的能力,例如自己除了參與訓練外,也有適當的休閒活動;或是空暇時間也可看些勵志或壓力管理的書籍;或是多跟心理專業人員討論一些造成衝突的事件,尋求他人建議與協助,這些都會有利於教練的壓力管理,讓自己在壓力情境下工作時能維持情緒的穩定。



三、要常反省自己的行為是否與扮演角色相符

  建議教練時常去反省一個問題,教練的角色為何?就是幫助運動員成長,這是一個簡單但值得深思的問題。應該常去思考自己在訓練、比賽時所展現的領導行為與決策正確嗎?適當嗎?尤其是在比賽情境中教練對運動員失誤或成功表現的反應,有時候教練是運動員在場上最大的壓力來源,教練對失誤的回應,可能讓運動員更緊張、沒有信心;平常訓練時也可能面對這種問題,教練非常嚴厲,對錯誤動作加以斥責,對好表現則予以忽略,長時間下來對運動員而言也是造成極大壓力。這與教練本職是相反的方向,教練應該是協助運動員紓解壓力、強化心理。教練有自己獨特風格,但是一位稱職教練實在要具備敏銳觀察力與自我反省的能力。常去思考最佳行為模式為何,多體諒運動員,讓運動員有信任感,與教練共事相處能增強信心,會想努力練習,這是擔任教練者應該具備的條件。



四、嘗試引導運動員自我反省的能力

  自我反省是要強化運動員心理素質必經的過程,優秀運動員的特徵不外乎能自制、有高度信心和動機及適應壓力,要培養這些能力是可以透過所謂的心理技能訓練。但是筆者認為最直接的是教練平常就應該引導運動員去思考一些問題,包括在比賽中學到什麼?有那些可以再利用?有那些應該避免重蹈覆轍?自己的缺點在那裡?要如何強化它?自己有進步嗎?如何做自己會進步更快?運動員若能常思考這些問題,自然參與訓練動機會強,對一些自己的缺點會發展因應策略,整個訓練和比賽的品質才會有所提升,教練應該要發展一些策略來引導運動員自我反省。

▋結 語

  擔任國家代表隊的教練工作是至高無上的榮譽,相對地在競技水準這麼高的情境中,面對激烈競爭、眾人期望、媒體報導、長時間集訓,也背負很多壓力。綜合上述,本文嘗試給這些即將面臨重任的教練提供一些參考意見。包括持續學習豐富專業智能;培養自我調適壓力的能力,儘量維持情緒穩定參與訓練和比賽;培養敏銳觀察力,並常自我反省;結合運科人員資源一起協助運動員;能與運動員良好溝通,建立信任感;身教、言教且重紀律;培養運動員自我反省能力,厚植其心理素質等。此外,政府與社會大眾對這些高競技水準運動員有相當多的期望,相信參與其中的教練們必定會全力以赴。但是相對地,很多教練長時間參與集訓,家人與事業都無法照顧,甚至經濟也會有困難,要當一個稱職教練必須要花費相當心力,如何讓其能無後顧之憂地全力衝刺,相關單位實需思考。競技場上有時相當現實,成者為王,敗者為寇,若所教導的選手有好成績,教練可能會較受到重視,一旦成績並不突出,可能是乏人問津,這對競技運動的發展並不是好事。能擔任國家隊教練者都是有相當實力與代表性,有些項目可能短時間內並不會有很立即顯赫的成績,但還是有很多教練默默在耕耘,雖然沒有好成績,若能對這些高階教練予以肯定或是有較高的尊榮及待遇,應該會吸引更多的人才投入競技運動訓練的行列,一個完善的教練制度實在需要再加以考慮與制訂。(作者為臺北市立體育學院球類系教授)

參考文獻
》許晉福譯(2004):向領導大師學溝通。臺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克。(Baldoni, J., 2003)
》Feltz, D. L., Chase, M. A., Moritz, S. E., & Sullivan, P. J. (1999). A conceptual model of coaching efficacy: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and instrument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1, 765-776.

原文網址:http://www.ncpfs.gov.tw/annualreport/Quarterly147/p5.asp

※本文於2008/2/20 下午 09:07:03修改※


回應
前往討論版 | 跳頁 :
健身房首頁文章佈告欄BBS訓練與比賽動作資訊會員相關功能鐵克起源與聲明聯繫我們 | Xmall購物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 鐵克健身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