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 |
dreamweaver (忘記暱稱) (
) |
2009/01/18 21:01:02 |
125.233.75.xxx |
|
來自 桃園縣 磅數 91.4磅 發文 85 註冊 2008/2/16 量級 羽量級 ★☆
|
轉貼友站的資料:
轉載自「健美人視界」
http://blog.roodo.com/jinxiu/archives/6195429.html
圖片說明請連結上面網址
文字內容如下:
一般初練健美的訓練者在鍛練了一段時間之後,常常會發現自己雙臂、雙腿、左右胸等的肌肉出現了不對稱,看起來一邊粗一邊細、一邊大一邊小等問題,而這些總是困擾著健美愛好者。其實,透過訓練時的一些小技巧,就能夠大幅度的改善問題,更能養成更正確的運動習慣。
健美運動與一般運動方式不同的地方在於前者是左右平衡的運動方式,而後者往往是單側性運動,尤其是球類運動,運用的往往是慣用手或慣用腳,單側性的動作一再重複之後,常容易因胸廓、腰椎與骨盆的旋轉使用而使人體中軸線偏移,而慣用手也會因為運動而比非慣用手來得強壯有力或靈活。長期而論單側性運動並不符合健康運動或健身美體的要求。
舉個各位網友都不想聽到的例子來說,台灣之光王建民近日前在跨聯盟比賽時跑壘受傷,導致右腳掌蹠跗關節損傷與腓骨長肌肌腱部分撕裂,這樣的消息令所有的華人都很惋惜。王建民的受傷或可怪罪於國聯沒有DH制度,投手自己得上場打擊跑壘,在術業有專攻的時代,不該讓投手去做一些野手的專業工作。
但是不知各位是否有注意到?如果論棒球運動的危險性來說,其它野手的守備與打擊工作應該比投手的意外危險會來得高,但為什麼在大聯盟裡投手受傷的比例總是高於野手許多?這個問題就延伸出了單側性運動的缺點;在一場棒球比賽裡,優秀的先發投手往往動不動就必須奮力揮臂投球破百次,其在投球運動過程中所運動到的肌肉都是相同的部位,除此之外,投手平日在牛棚練投也都是同樣的動作,因此以右投來說,長期下來容易導致右臂、肩膀與支撐腳的疲勞損傷,而另一側的左臂、肩膀與前跨腳卻缺乏同等的運動訓練。如果投手平時的重量訓練課程安排不當,就很難去矯正或彌補單側性運動的缺點,時間一久投手自然就容易因為不熟悉的動作或為了控球改變投球動作而使得身體出現損傷狀況。
超負荷健美訓練的危險性相對而言比起棒球來得更高,動作與觀念不正確或稍不留神都可能導致意外,這些危險意外必須有賴於教練或訓練夥伴的控制才得以較少發生,因而,正確妥善的訓練是鮮少發生運動傷害的。由於健美運動不屬於單側性運動,其訓練方式是左右平衡的運動,因為你不會練了右手不練左手、練了左腿不練右腿,只要你舉起槓鈴,參與的就是身體左右兩側的肌肉,所以健美是屬於左右平衡的運動方式。
既然是屬於左右平衡的運動方式,為什麼練起來會一邊大一邊小、一邊粗一邊細?首先必須了解到的是兩個原因,一是基因,二是平時的運動方式。
在一般的情況下人體本身兩側就不是百分之百的對稱,多少都會有點差異,但基因是天生的,除非改基因,否則不可能去突破這先天的限制,因而我們得向第二個原因來尋求改善。在人們生活上的運動過程中,人們都會傾向於使用自己習慣的且能使得上力的那一側手、臂乃至腿,由於優勢的一邊得到的鍛煉多,肌肉力量自然就比對側強,如果你是右撇子(反之則相反),記住在訓練時一的一些小技巧,不必經過特別訓練某一側就可以漸漸改善左右不平衡的肌肉外觀:
(一)碰任何器材前均先用左手或左腳:
無論是取啞鈴、抓槓鈴、裝卸槓片乃至繫腰帶或繫拉力帶這種小動作都先使用左手,甚至當你坐上蝴蝶機準備夾胸前,首先觸碰到手把的也必須是左手,腿部也相同,在做任何腿部訓練準備時,也是左腳先準備好再移動右腳。
(二)單側訓練時先左後右:
在做任何單側訓練時總是左手或左腿先訓練,例如啞鈴單臂彎舉或啞鈴雙臂交替彎舉,一定是左手先舉而不是右手,腿部訓練亦相同。
(三)訓練後伸展或按摩時間左多於右:
讓你左側的肌肉筋膜與養分血流得到多於右側所得到的利益。
訓練時記住這三點,就可以漸漸改善左右不平均的尷尬,不必特別去加強左手或左腿的訓練強度或重量,因為對於健美訓練來說,若左右使用不同強度訓練,雖然也可矯正左右不平衡的肌肉外觀,但卻會改變左右兩側的應激性,造成對於訓練耐受性呈現左右不同的結果,長期來說,這對健美運動員是不利的。
其實對於左右不對稱的問題最好還是在訓練前就能夠防範於未然,因為通常在發現不對稱後,問題已經很明顯了,這時要矯正就必須付出更多的時間與精神。如果你習慣用右手,平時不妨學學左撇子,讓不常用的左手也參與到日常的運動或訓練,不僅能鍛煉身體的靈活性和協調性,還能增強神經支配能力,提前避免出現肌肉不對稱的現象。
轉貼給大家參考
希望對各位有幫助
|
2作者 |
ian (清晨 飄邈 香水味) (
) |
2009/01/18 21:04:14 |
59.115.213.xxx |
|
 來自 美國 磅數 788.7磅 發文 427 註冊 2007/11/15 量級 重量級 ★★★★
|
阿勒嚕呀 歡迎來到鐵克
在回答你的問題前 先給你一個小tip 就是善用搜尋功能+爬文
因為 這樣會減少網路資源 也可以累積你對健身的知識與了解
關於你的問題 就是多用左右手一起施力的器材
例如 胸推就先使用槓鈴 而不是啞鈴 二頭彎舉 也可以套用同樣的原則
當胸肌訓練48小時之後 你可以利用Hammer機器 針對你的弱邊加強個1/4~1/3套
也就是 平常整個部位訓練量的1/4左右 藉以加強弱邊
其他的方式也有小小的功用 譬如平時多使用弱邊等
Good Luck!!!
|
3作者 |
tc_toto (鐵尼 (肥吱吱)) (
) |
2009/01/18 22:09:07 |
60.241.237.xxx |
|
來自 澳大利亞 磅數 991.8磅 發文 1039 註冊 2008/2/2 下 量級 重量級 ★★★★
|
前面兩位大大都說的相當專業....!!!
總歸一句...以左邊為主...!!!
|
4作者 |
lin550816 (阿峰) (
) |
2009/01/18 23:10:21 |
219.91.103.xxx |
|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103.9磅 發文 248 註冊 2008/7/14 量級 蠅量級 ☆
|
阿勒嚕呀你說的問題,幾乎是很多人都會碰到
由其是二頭肌、胸大肌,我自己也碰過這問題
就是二頭肌左右手,兩邊不太對稱,因為左手
比較弱,後來我就每次訓練二頭肌時~
我改用左右手,都能舉15下一組為準的重量
各做個5組以後,然後左手再多做個2組補強
如果原本重量已經力竭,就降低磅數來做嚕 常運動以養骨氣,寡色慾以養腎氣 薄滋味以養胃氣,順時令以養元氣
|
贊助廣告 |
|
|
|
|
|
|
5作者 |
yeti0235962 (KOBE IV) (
) |
2009/01/19 07:51:09 |
116.118.131.xxx |
|
來自 雲林縣 磅數 55.5磅 發文 37 註冊 2008/11/15 量級 雛量級 ★
|
我也是這樣
練的時候 左手都會多撐兩三下或者多做一組
做的都要比右手多一點....
只不過還是跟右手有差
冏 不過沒差那麼多了XD
|
6作者 |
sagesse (wisdom) (
) |
2009/01/19 16:32:44 |
140.122.111.xxx |
|
來自 台北市 磅數 366.3磅 發文 446 註冊 2006/8/28 量級 中量級 ★★★
|
我也有類似的問題....囧
只不過我的問題可能比較麻煩一點,提出來就教各位先進前輩。
我也是有兩手粗細不同,左右胸肌大小不同的情況,
但是仔細審視以後發現是我的左手臂比右手臂短(還是大學開始練重訓才發現的...)
最近比較積極健身後,發現的確左右兩手二頭肌、胸肌都有差距,
左手都比較弱小....囧 (似乎左腳也比右腳短一些?)
作臥推時總覺得左手三頭肌出到的力比較多。
注意到此問題後,最近就比較使用free weight,較少使用兩手一起的器材,希望能夠平均受力慢慢調回來,但是看到二樓大哥的建議是多用兩手一起的器材?可以請問各位大哥究竟是哪種方式比較好嗎?@@
我也會試試那篇實用文章的建議,希望能夠改善問題。
|
7作者 |
033781038 (Leon) (
) |
2009/01/19 21:53:25 |
222.152.167.xxx |
|
來自 紐西蘭 磅數 5.5磅 發文 12 註冊 2006/7/22 量級 蠅量級 ☆
|
之前別人說的都很對. 我覺得說其實你不用完全只練左手不然到時候會又不均勻, 你以後如果有練二頭的時候去拿兩隻手都做的起來的重量然後次數也做的一樣多這樣就可以了. 我是右撇仔...但是練了一陣子後竟然左手比右手力氣大而且還比較小....
我建議你可以多用Barbell鍊二頭和背肌或是可以用兩手鍊背肌,重量一開始不用拿很重這樣子你的姿勢就不會做不好了, 相信我舉的輕不丟臉,當你做不出好動作,練沒成果比較丟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