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者 |
gary10151 (GARY) (
) |
2014/09/12 21:49:51 |
36.239.185.xxx |
|
來自 彰化縣 磅數 94.6磅 發文 178 註冊 2010/1/13 量級 羽量級 ★☆
|
上半身 好少....... 還輕重量 .... 求解 ?
|
2作者 |
Qc_car (恩川) (
) |
2014/09/12 22:15:31 |
123.205.158.xxx |
|
來自 台南市 磅數 320磅 發文 34 註冊 2011/9/6 下 量級 輕中量級 ★★☆
|
練的就是非常基礎的動作可說訓練動作數一數二的!
我只求救內容就只是想把這兩項動作「蹲舉、硬舉」的「重量提高」
還有我如當天有安排練胸,重量就是熱身空槓然後接著50(kg)做四~五組就休息了!
維持半年了.. 我練胸的重量都沒有往上加,只有次數提升而已..但我都做到15(次)就停了
因為我個人認為練胸對於我的生活並沒有太大的幫助
我因為高中蠻混的所以目前做「粗工」
之後是有打算讀大學往運動方面走~不管做教練還什麼都好!運動體系都ok!
還有你說樓上大大說「上半身 好少 還輕重量 求解?」是什麼意思...
我有個學長練舉重的!每天練的動作「仰臥推舉、深蹲、硬舉、挺舉、抓舉、爆發力上舉等等」
一天只練三種動作.. 三角 手臂等其他都沒練過
但他身材巴過一大票每個禮拜在健身房五、六天~ 每天都練兩個部位一個部位20幾組的
而且我非常確定「肌肉大小」和「力量大小」是兩碼子事!
我看那些在健身房用機械式的重量都用很重!
叫來硬舉來蹲舉看看...我看過45kg的深蹲腳就抖個不行了
叫來用啞鈴20kg保持上半身穩定舉看看..還不是都甩來甩去
|
3作者 |
howhow0910 (阿鵬) (
) |
2014/09/13 11:05:55 |
111.251.87.xxx |
|
來自 桃園縣 磅數 213.6磅 發文 43 註冊 2013/7/30 量級 輕中量級 ★★☆
|
所以....
你一個星期訓練最多兩天
但是 你希望有明顯的進步?
恩..................無解
|
4作者 |
gary10151 (GARY) (
) |
2014/09/13 13:55:47 |
36.237.202.xxx |
|
來自 彰化縣 磅數 94.6磅 發文 178 註冊 2010/1/13 量級 羽量級 ★☆
|
肌肉大小等於力量大小喔 難道做機械的力量不是力量嗎?
只是因為他們比較習慣使用用單一肌群 神經招募能力不足
所以做較複合式的動作 只是熟練度的問題而已 假設今天某人機械重量做比你重的人 熟練槓練訓練後 重量也是比你大 當然健美不是比重量 只是做個肌肉跟力量之間的比喻
為什麼若較重視上半身 就會被說 下半身訓練不夠重視 而上半身卻好像可以簡單帶過一樣
不管是以健美運動來說 還是健康體適能 尤其以一般人追求健康體適能 身體機能來說 既然都要求
下半身軀幹以大重量來訓練了 那應該要求均衡發展 身體協調 而不是有沒有幫助
當然.... 做有氧 只做啞鈴彎舉 也是健身 或有人只做仰臥起坐 伏地挺身 也會說是在健身
這些個人行為 沒有對錯隨人自由安排及其需求 只是就上半身做輕重量的部分討論而已
|
贊助廣告 |
|
|
|
|
|
|
5作者 |
Qc_car (恩川) (
) |
2014/09/13 16:39:10 |
123.205.158.xxx |
|
來自 台南市 磅數 320磅 發文 34 註冊 2011/9/6 下 量級 輕中量級 ★★☆
|
我的意思是指我只想增加「深蹲硬舉」重量!!!
文章最後↓↓↓
其實我自己有上網查!
但大部分的文獻都是要訓練者把強度降低回到大概12~15下就力歇的重量
讓肌腱、韌帶跟上來
原因:
肌肉力量成長的速度比肌腱、韌帶還要快
就會因為肌力一直進步,忽略自己的肌腱和韌帶都還沒趕上
希望有專業人士人進行解答..
「如果也支持把強度降低讓肌腱、韌帶跟上來這種的文獻」
那麼下次進健身房就會安排2~3個月試試看!
阿鵬大大
之前我都是一週訓練三次
但重量上升的幅度真的很慢很慢
後來改一週兩次
從起初的65kg到現在的90kg只花了半年多!
我個人認為就我體質而言「一週兩次」的訓練對我重量發展比較有利
GARY大大
感恩囉!我剛剛看完前四行就去查了些資料!
正如你所言~「神經招募能力不足」
鐵克網也有類似文獻!又吸收了新知識!感謝囉 ^_^
關於上半身的訓練會在思考~~~~~
但目前還是比較在意深蹲與硬舉重量阻礙該如何解決
|
6作者 |
chosyu (chosyu) (
) |
2014/09/13 19:22:13 |
203.67.122.xxx |
|
來自 屏東縣 磅數 758.2磅 發文 54 註冊 2011/8/17 量級 重量級 ★★★★
|
你有學長在練舉重
應該有在做負重的訓練,可以跟著他做看看
負重是健力跟舉重選手很基本用來突破重量的一種訓練課程
注意安全
|
7作者 |
howhow0910 (阿鵬) (
) |
2014/09/13 20:08:28 |
111.251.87.xxx |
|
來自 桃園縣 磅數 213.6磅 發文 43 註冊 2013/7/30 量級 輕中量級 ★★☆
|
肌力的訓練 應該是均衡為主
雖然是注重在深蹲跟硬舉
但是 作這些動作的時候不是深蹲只有用到腿的肌肉
也不可能硬舉只用到下背部的肌肉
還有其他的輔助肌群會幫助穩定及支撐
你前文說的平時使用機器訓練 做很重
到使用自由式器材時 重量不重 卻一直抖就是這個原因
(所以很多老前輩都愛自由式器材)
再說 你應該也沒看過練健力 舉重 腿跟下背很粗壯 但是細胳臂排骨胸的吧?
每個都虎背熊腰的 上半身跟胳臂也壯的勒
再加上一個星期只練兩天腿跟下背 其他部位不是沒練就是輕鬆帶過
那肌肉成長需要的營養需求我猜想你應該也不注重
雖然肌肉跟力量不一定成正比
但是 沒有平時養好的肌肉哪來的力量 您說是吧?
|
8作者 |
096055490 (亦雲) (
) |
2014/09/13 22:27:27 |
59.104.249.xxx |
|
來自 台南縣 磅數 2158.6磅 發文 592 註冊 2010/7/4 下 量級 超重量級 ★★★★★
|
恩川 是不是以前那個 蝸牛牛 -.- ??
|
9作者 |
jin0222 (雲兒) (
) |
2014/09/13 23:50:20 |
36.225.50.xxx |
|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849.2磅 發文 204 註冊 2011/5/21 量級 重量級 ★★★★
|
我也覺得你練的不是健美..應該是健力,雖然兩種訓練的動作一樣、但我記得課表與休息時間不同..如果你有學長再練健力、可以請教他會比較快~
至於說到降低重量讓肌腱、韌帶跟上來......不能算對、也不能算錯。
一般來說對於肌腱、韌帶的訓練不是重量訓練、應該是延展與彈性訓練,這部份比較偏向拉筋,降低重量讓這兩樣跟上,我覺得這是適應性的問題,倒不是"訓練到肌腱與韌帶",且這種方式不如彈性訓練來得好~..不過某部可能會跟重量訓練略有些抵觸就是了~想要練的話不要把他排在重訓前~
就訓練的必要性..照理說你所需要的訓練天數與時間會越來越會重才對,就像跑馬拉松一樣,
跑個10K、賽前3個月有運動底的人隨便練一下、呼吸不要亂都可以跑完。(在台灣10K以下的大概都是要搶名額跑好玩的吧..)
跑個15K,賽前3個月每周最少要跑兩天,而且要開始規劃輕鬆跑、LSD、配速跑的訓練方式~
跑個21K,賽前3個月每周最少跑三,求成績的話還要加入間歇跑,每周跑量達25K,完賽時間才會漂亮~
所以你說周練2想要一直都有進步的空間....就健力的方向話難,一定會卡等的~增加訓練的天數會比較有希望~
|
10作者 |
jin0222 (雲兒) (
) |
2014/09/14 05:28:57 |
1.160.86.xxx |
|
 來自 新北市 磅數 849.2磅 發文 204 註冊 2011/5/21 量級 重量級 ★★★★
|
亦雲兄是不是又變得更厚實一點了阿XD~每次換照片感覺上又壯了一些""
突然想到一個動作你可以練看看,保加利亞啞鈴分腿~因為這動作滿要求下肢的平衡性,做的時後把感覺集中在小腿與腳掌,上半身記得要挺直,初期的話啞鈴不要拿太重。應該練個3個月對你的平衡性會有所改善~ 我自已也是挑這個動作在練,感覺上滿不錯的~
昨天才注意到吉米大要開課了..而且還在台北八德健身院上,有實作的機會~
這一次講的內容剛剛好就是你需要的~有興趣的話可以來聽一下。
畢竟吉米大是實戰派的,課程內容敘述得淺顯易懂,人又搞笑(誤)。如果不是我要出國就一定去參加了..
有些實務經驗因不知道查詢方向時、在網路上很難找到~加上對詞句上每個人敘述方式不同..只能意會、這樣感覺很難抓到說、可以去聽一下這堂課,相信會有不少額外的收獲~
台北八德健身院離松山火車站不遠、到松山火車站後走個500M內會到吧!!
|